606
搜狗
搜狗IPO招股书几个隐藏小秘密,你找到了几个?
从搜狐分拆至今7年,关于搜狗IPO,业内向来众说纷纭。而唯一可确认的是,搜狗用13年为它的“赴美IPO AI第一股”说了一个好故事。
10月13日,搜狗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计划通过IPO募集最高6亿美元。此后,搜狗将经历一段静默期,这份数据详实的招股书中部分内容,将视为搜狗公司上市前的最后公开回应。
但市场对于搜狗核心业务发展、后续营收驱动力等关键问题的追问并没有停止:
· 除了搜索故事之外,搜狗还对美国投资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搜狗后续是否存在爆破性产品,成长后劲如何?
· 在搜狗未来的发展中,其背后的第一大股东腾讯,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凭借搜狗暗藏玄机的招股书,我们不妨一一剖析。
1.被提及超过90次的AI,不只是“故事”
人工智能是搜狗招股书中被频繁提到的关键词之一,超过90次。考虑到目前人工智能市场过热,资本看好,这本并不足为奇。但是搜狗入场人工智能有着几乎算是“先天”的优势,让它在说到AI时,底气充足。
1.政府政策(法律监管环境)支持: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正式提到了战略层面,这也意味着,中国从政府层面正式加入到人工智能这个万亿美元级别的竞赛中。
2.数据金矿:搜狗两大核心产品,输入法、搜索带来了巨大用户基数。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用户数据:2017年6月,按移动查询量计算,搜狗已经是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份额16.9%),按MAU(月活跃用户)计,已经是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2017年6月,搜狗输入法有移动DAU(日活跃用户)2.83亿,PC DAU 8800万;
3.研发实力强劲: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搜狗有1554名研发专业人员,占了总员工数量的70%。截至2017年7月31日,搜狗已经在中国获得658项专利,涵盖输入法、搜索及其他领域。另外,搜狗还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地区获得22项专利。
而搜狗与其他蜂拥进市场,企图“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企业还有一点不同。搜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打法是体系化、系统化的——基于语言核心,在语音、机器翻译、问答等领域做重点突破,并且成功落地到产品和服务中,比如搜狗的机器翻译技术,就应用到了以搜狗英文搜索为代表的跨语言搜索服务中。
隐藏在在招股书90余次“人工智能”背后,搜狗这样描述它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道路:“搜狗准备拓宽AI技术的应用范围,除了将AI技术植入现有应用,搜狗还会将AI应用于家庭物联网、汽车、办公环境,让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被更多人使用。”这也意味着,除了上述举例的现有产品,搜狗对其未来人工智能产品落地有着非常清晰、集中的规划(产品紧密围绕语言,而非今天做图像识别,明天做无人驾驶)。
显然,搜狗在说到“人工智能”一事上,深思熟虑,远非止步于众口提及的“故事”。比起做PC,甚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后的收割者,搜狗,或许更希望希望成为AI时代的掘金人。
2.或推VPA加入竞争,直接对标Echo与Google Assistant
家庭物联网、汽车、办公环境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外,另一样产品相关规划也尤为引人注目——虚拟个人助理(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在搜狗招股书中,VPA被视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在得到进一步发展后的产物,并被形容为一项能冲击市场(原文:disruptive)的产品。
众所周知,随着Echo音箱与语音助手Alex的出世,亚马逊这一年来再次成功搭上人工智能的列车,在消费者和业内大刷存在感,甚至在客厅场景中直接刮走了谷歌搜索市场份额与未来增长前景。谷歌受了刺激,而苹果Siri、微软小冰也借势,都开始重新讲述AI语音助理的故事。而搜狗作为国内最早开发语音助手的先行者,显然不会错过这条占据优势的赛道。
关于搜狗做VPA的想法,似乎也能从搜狗近年来落地的产品中找到佐证。之前搜狗发布智能副驾,在搜狗地图中启动智能副驾,一个虚拟汪仔机器人就出现了,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语音进行互动,获得汽车场景中的帮助,解放双手后,搜寻加油站、餐厅等驾驶路上的消费场景也更容易实现。
更让人充满想象空间的是搜狗的问答机器人汪仔。年初参加《一站到底》节目,在于人类答题PK的同时,不仅捧红了汪仔机器人这个IP,更展示了搜狗的AI能力。背后的语音识别、问答技术通过搜狗机器人完美安利给了屏幕前的网友,而网友希望拥有一只汪仔机器人的呼声也在持续高涨。联系到搜狗招股书中提及的VPA,很难不让人猜想,搜狗是不是已经将汪仔机器人纳入到量产计划?
再看搜狗旗下升级的两大人工智能平台:专注人机交互的知音OS,以及做知识计算的深智引擎,搜狗的意图已经很明显:推VPA下场加入竞争。而其进入市场后直接对标的,大概会是Amazon的Echo,和Google Assistant。
3.腾讯合作加码,未来流量持续
自2013年搜狗与腾讯结盟,业内就一直流传着“搜狗模式”的说法。其显着特征即是,被投资公司基本处于市场第二或第三位置,被入股后仍保持独立发展,且原股东及管理团队仍占主导地位(此后腾讯与京东发展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保证了搜狗的健康、独立运营。
而由于这个模式中的被入股公司,其业务必须和腾讯核心业务深度咬合,形成互补叠加——目前来看即是可给微信流量变现,腾讯也将在其中获益不菲,这是远超搜狗上市为其带来的盈利爆点。
以腾讯的反馈来看,正面确实如此。从2013年开始,腾讯就一直在不断追加搜狗股份比重。而在业务上,招股书中也有一句披露,虽然只出现了很少几次,却至关重要:“今年10月,腾讯开始测试搜狗搜索与微信的整合,换言之,让用户可以在微信里通过搜狗搜索微信外部的内容。并且未来双方的合作还会持续拓展到腾讯其他产品,并一直延续到2023年。”
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腾讯对搜狗很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比想象中稳定。而搜狗在招股书中提到的努力“还在探索各种潜在机会,以强化与腾讯的合作”想来势将换来更多的流量,为其未来业务发展加码,在搜狗与百度的正面战场上,带来更多价值。
所以说,搜狗的未来发展无疑是向好的,而其中奥秘就隐藏在招股书中这三处。这些被包裹在90次“人工智能”下的未来发展方向,或许才是真正决定其未来增长的关键所在。
最后更新:2017-10-20 0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