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搜狗
搜狗熬到上市,不服李彥宏的王小川能挑戰百度嗎?
文/Ocean
1999年聖誕節期間,當節日的氣氛強烈充斥著西方世界,身在美國矽穀的李彥宏卻執意坐飛機回國。彼時,被西方人稱之為“上帝”的穀歌已經成功占領搜索引擎業務的頭把交椅。而李彥宏毅然辭掉矽穀的高薪工作回國創業,隻因他看到了中國搜索引擎的未來。
同樣是1999年的端午節,王小川還是清華大學的在讀學生,被稱為計算機係的“神人”,他早已鋒芒畢露。社交平台ChinaRen的幾位老總上門求賢,王小川由此做起了ChinaRen的兼職工作。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王小川正式踏入了中國早期互聯網的熱浪大潮中,並以實習生的身份將ChinaRen做成了中國第四大網站。
1999年曾被拿來比作中國大佬誕生年,這一年很多中國互聯網企業崛地而起。而搜狗CEO王小川不會想到,很多年後他也會成為這個開端的一員。
王小川曾說:“李彥宏就是運氣比我好點”。
確實,2001年當李彥宏推出獨立搜索引擎業務時,兩年後的王小川才剛剛被張朝陽任命開發搜索引擎業務,先來者總是占據了絕對優勢。此後很多年,王小川似乎都在追趕著百度的步伐。
2017年10月13日,搜狗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招股募集最高6億美元資金,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交易,證券代碼為“SOGO”。
王小川終於要追上李彥宏了?搜狗能挑戰老大哥百度一家獨霸的地位嗎?
iAsk
傍上騰訊,搜狗能迎來春天嗎?
根據搜狗招股說明書顯示,搜狗最大股東騰訊持股45.37%,搜狐持股39.21%,張朝陽持股9.58%,搜狗和搜狐的核心骨幹持股5.83%,王小川持股僅占5.5%。
招股書還顯示,基於移動搜索量,搜狗搜索是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今年6月的市場份額為16.9%,擁有4.83億移動月活躍用戶。業務增長迅速,從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整體搜索PV增長30.1%,移動搜索PV增長78.9%。
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搜狗總營收為3.73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3.23億美元。其中,搜索和搜索相關廣告營收為3.29億美元,高於上年的2.9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招股書中不難看出,騰訊一股獨大。這似乎是搜狗尋找戰略夥伴以來最明智的一次。
從2013年9月開始,騰訊戰略投資搜狗並以43.7%的持股比例成為搜狗的最大股東,彼時,騰訊開始為搜狗提供源源不斷的流量,以及諸多產品領域的合作。這對搜狗來說,是一大利好。
現在最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騰訊入局的好處是,從搜狗發布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出:搜索以及搜索相關的廣告營收占了大頭,分別占比92.7%,91.2%和90.5%。
也就是說騰訊加持後,搜狗搜索的流量三分之一都是來源於騰訊。騰訊的QQ瀏覽器、QQ導航全部為其提供流量。
馬化騰、王小川、張朝陽
傍上了騰訊的大腿,對王小川來說,讓搜狗迎來了春天。之後可能搜狗在與其他搜索引擎競爭的時候,騰訊都必將作為其堅不可摧的後盾支撐著。
iAsk
百度危機還能給搜狗多少機會?
在王小川還在默默為搜狗堅持著的時候,百度經曆了一次重創。
魏則西事件之後,李彥宏重整百度,幾乎過上了一段布滿危機感的日子。也正是這個時候,占據中國搜索引擎第二把交椅的搜狗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張朝陽在“2017搜狐WORLD”大會上,曾經發表過一次演講,其中講到:“在我們的競爭對手百度走下坡路的今天,搜狗有很大的機會。”
張朝陽的自信也不是沒道理。
作為中國兩大搜索引擎互聯網企業,在商業模式上,百度和搜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業務上都占據大頭的都是廣告,但因為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曆史上早已占據最重要的頭部核心力量,其營收也必然是遠遠高出搜狗。
值得慶賀的是,搜狗Q2的14.5億元營收在人均創收上已經與百度勢均力敵,這就說明搜狗在移動搜索端的增長速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搜狗證明自己的方式,當然要從其他突破口進入。王小川曾經自信地說,“回到搜索,下一步搜索本身會有它的一個重要的變化——也就是現在以及未來,人們搜索基本不會去找網頁了。”憑借搜狗在移動端的優勢,足以發揮好搜索的重要功能。
在搜狗的招股書中,對比了美國與中國的搜索市場。可以看到的是,美國的搜索市場占整個GDP的2%,中國的搜索市場,隻占GDP的1%,因此中國的搜索市場仍舊還有翻倍的增長空間。除此之外,美國的搜索市場平均增速是每年5%,中國則是10%。
這也代表著盡管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場占據領導位置,但搜狗同樣還有機會。
提到90次的人工智能,搜狗能憑此勝出嗎?
搜狗赴美IPO證實之後,王小川在給搜狗的內部信中,說道:“除了搜索以外,我們兩年前便開始了麵向未來的布局。我們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IOT領域,都追趕到同一起跑線,甚至贏得先機。在這些領域,我們會繼續加大投入、強化組織建設,在往下的一兩年間,轉化成競爭壁壘和顛覆性的產品。”
這的確是令王小川引以為豪的事情。從招股書的內容來看,一共有90次提到了人工智能(AI),其中7次提到機器/深度學習,9次提到自然語言處理。
很明顯,王小川將AI放在了搜狗競爭力中最重要的一環。他強調:“搜狗是為語言理解而生的,除了搜索引擎對語言理解有無盡的追求,搜狗更有市場份額絕對領先的輸入法產品,也專注在自然語言的計算與處理。正因為有輸入法和搜索,我們天然具備了啃這塊骨頭的能力。”
言外之意,搜狗自身具有的競爭優勢,正是AI發展必不可少的土壤。
不管怎麼說,無論是百度也好,搜狗也罷,如今在移動端時代,具備個性化推薦服務的今日頭條無疑成為兩者共同的“敵人”。在廣告營收方麵,今日頭條展現了較大的潛質,2017年其預計廣告收入在100億—160億左右,足以挑戰老大哥百度了。
如此看來,搜狗即將上市,想要在搜索業務中尋求更多增長,也並不容易。
最後更新:2017-10-19 23: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