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OpenStack如何打破“應用牆”

說OpenStack是雲計算領域的帶頭大哥,幾乎沒有人會表示異議,連Google、IBM、VMware等廠商都加入了進來,在所有的開源或者商業的雲計算項目中,幾乎沒有可以與OpenStack匹敵的。

關於OpenStack項目

OpenStack是一套開源雲管理平台項目,現在有來自全世界178個國家的37059名工程師參與、574家公司讚助,項目代碼超過200萬行。在2010年成立之初,以建立一個開源的AWS項目,滿足公有雲和私有的建設需求為目標,從最初隻提供虛擬機管理、網絡管理、對象存儲管理和卷管理,到現在可以提供應用服務、數據庫服務、大數據服務及裸機管理等,功能越來越豐富和完善。

出色的通用性

OpenStack適用於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大數據等各種應用場景,在政府、金融、電信、視頻、醫療、衛生、教育等行業均能滿足客戶需求,其出色的通用性首先來源於項目的完整性。OpenStack項目分為核心服務和共享服務兩大類,共計12個,核心服務包括計算、存儲和網絡,分別是Nova(計算)、Swift(對象存儲)、Cinder(塊存儲)和Neutron(網絡),核心服務之外其他構件則被稱為共享服務,分別是Keystone(授權與驗證)、Glance(虛擬磁盤的目錄與庫)、Horizon:(所有服務的界麵)、Ceilometer(計費係統接入模塊)、Heat(為雲應用提供編排服務)、Trove:(提供DBaaS配置)、Sahara( 大數據)、Magnum(容器編排引擎)等8項。

通用但不好用-難選型

OpenStack的12個服務模塊可根據實際需要任意組合,而且,每個服務的其功能集也同樣具備彈性特征,OpenStack的12個組件中,每個組件的功能也是可以隨時添加及刪除。如同樂高積木一樣的靈活組合,保證了OpenStack的靈活性和通用性,使得OpenStack幾乎適合於每一個雲計算和大數據用戶。

在調查中,大部分用戶都表示看好OpenStack,但是目前仍然沒有應用的打算,因為OpenStack在選型、部署和後續運維等實際應用中存在太多問題。OpenStack模塊多、各個模塊可選擇的插件多使得實際選型複雜。其中網絡方麵最為典型,OpenStack提供網絡、子網、路由、DHCP、防火牆、安全組、VPN、LBASS等功能,支持Vlan、Vxlan、GRE網絡模型,支持Openvswitch、思科、SDN等不同廠家的網絡設備,用戶用OpenStack架構網絡的過程十分複雜,麵臨不少的考驗。

通用但不好用-增值功能不足

另外,OpenStack的組件並不全麵,還沒有推出計費、服務等軟件項目,實際應用不可或缺的監控也是OpenStack的一個弱項,OpenStack本身缺少對服務器、計算節點、存儲節點和網絡設備的監控功能,這給用戶的後續運維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通用但不好用-難部署

OpenStack組件之間獨立性很強,基本都是各自發展,對於用戶的整合性需求考慮的很少。用戶在部署一般信息係統,部署對象都是整體方案,而在部署OpenStack時,部署對象則是很多組件,各個組件的部署順序、參數調整都是問題。

雖然OpenStack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已經有了RDO、基於容器部署OpenStack的方案,可以解決部分部署難題,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OpenStack的部署仍然是一個難度相當大的技術挑戰。

OpenStack如何打破應用牆

OpenStack的"應用牆"

上述問題已經在製約OpenStack的廣泛應用。

451 Research在2014年初發布的預測報告指出,2014年OpenStack市場的收入規模約8.83億美元,在2018年增長至33億美元。

IDC發布報告,全球2015年雲計算基礎設施支出達334億美元,2019年,將達到545億美元。

從上述兩個數字看,OpenStack的增長速度雖然很高,但是相比於雲計算整體市場,所占份額難以與帶頭大哥的地位相稱。隨著OpenStack在大型用戶和專業群體中的普及程度不斷提高,如果"應用牆"的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那麼OpenStack的發展將不可避免的遭遇天花板。

浪潮破解應用牆:OpenStack的部署就是"下一步"

OpenStack作為一個開源技術項目,不可能組織力量去研究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化升級,這是開源技術的通病,也是為什麼應用最為廣泛的Linux操作係統,也難以打開桌麵市場的原因。這個問題隻能依靠商業公司來解決。

為此,浪潮開發了OpenStack發行版InCloud OpenStack,它是雲海OS雲數據中心操作係統的核心組件。基於OpenStack架構的雲海OS V4.0具有成熟的計費、監控、安全等增值模塊,這些模塊首先解決了OpenStack增值功能不足的問題;其次,浪潮開發了一套工具包,來簡化用戶的選型、部署和後續管理。

雲海OS V4.0帶有節點的自動發現和預校驗功能。隻需要開機,操作係統、應用軟件的部署和配置隻需要在管理界麵進行一鍵操作即可,校驗工具會自動校驗節點是否符合部署要求。同時,UI界麵提供向導工具,指導用戶完成環境創建、節點角色定義、網絡配置、磁盤分區配置以及環境部署。在部署過程中,用戶隻需要完成幾個選擇項,然後不斷點擊"下一步"就可以完成。

與此同時,雲海OS V4.0提供Restful API,集成功能豐富,如環境查詢、節點查詢、動態添加計算/存儲節點、日誌查詢,管理十分方便;自帶的健康檢查工具可以檢測OpenStack環境是否運行正常,也可以進行壓力基準測試,提供檢測報告,協助用戶管理好OpenStack環境。

讓OpenStack成為雲計算中的Linux

從2015年開,中國的私有雲市場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期,分析機構Wikibon預測,2016年將是"真正的"私有雲作為全麵解決方案被交付的年份,這也正是OpenStack走向普通用戶的關鍵時期。

作為OpenStack的會員,浪潮將致力於OpenStack推廣和發展,希望OpenStack能夠早日越過"應用牆",成為雲計算領域的Linux, 讓更多用戶享受到OpenStack領先技術的價值。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6:01

  上一篇:go  Netflix原創視頻數量增長驚人:平均每年185%
  下一篇:go  Airbnb開源數據探查與可視化平台Ca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