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有效性分析

  對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率等均產生一定的影響

  政策背景

  受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歐洲央行分別采取利率杠杆、常規貨幣政策工具以及有別於傳統貨幣政策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如啟動資產擔保債券購買計劃等方式來調節經濟,但效果有限。截至2014年12月,歐元區失業率仍保持高位,通脹為負值。

  圖為歐元區GDP當季同比(%)

  從歐元區的經濟增速看,金融危機後,在一係列寬鬆的政策下,2009年年底,歐元區經濟開始好轉。然而,2009年10月初,希臘債務危機顯現,後來,由希臘開始的主權債務危機演變成一場席卷整個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雖然歐洲央行繼續實施一係列寬鬆的貨幣政策,以調節經濟增長,不過效果並不明顯,2014年12月,歐元區GDP當季同比增速為1.30%。

  圖為歐元區失業率(%)

  失業率方麵,金融危機後,歐元區失業率整體呈現攀升態勢,雖然2013年開始,失業率有所下降,但是降速較慢,截至2014年12月,失業率僅從高點的12%降至11.3%,仍處於相對高位。

  圖為歐元區調和CPI當月同比(%)

  通脹方麵,歐洲債務危機令CPI再次下行,2014年12月,調和CPI當月同比已降至負值,通縮風險升溫。

  為了應對區域內持續的通縮壓力並促進經濟複蘇,2015年1月22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歐元區逾1萬億歐元規模資產購買計劃(量化寬鬆).

  內容

  量化寬鬆主要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幹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金融危機之後,結合歐債危機的不斷深入,歐洲央行曾采取多種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應對衝擊。

  圖為歐元區基準利率(%)

  利率方麵,金融危機後,歐洲央行多次下調基準利率以應對衝擊,截至2009年5月13日,主要再融資利率降至1.00%,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25%,隔夜貸款利率降至1.75%。

  隨著2010年開始,經濟和通脹逐漸複蘇,歐洲央行於2011年4月13日和7月13日分別上調基準利率,將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貸款利率上調至1.50%、0.75%和2.25%。然而歐洲債務危機引發經濟再次疲軟,通脹下行,歐洲央行於2011年11月9日開始,再次下調基準利率。截至2014年6月11日,隔夜存款利率已調至負值。最近一次對基準利率的調整是2016年3月16日,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0.05%降至0.00%,隔夜存款利率從-0.30%降至-0.40%,隔夜貸款利率從0.30%降至0.25%。

  主要再融資操作(MRO)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

  公開市場操作是歐洲央行常規政策工具之一,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包括MRO、LTRO、微調操作和結構性操作等。歐元體係通過MRO向參與方借出資金,以應對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LTRO為無法參與銀行間市場或者參與門檻較高的中小參與者提供更長期的再融資便利。從時間周期看,MRO偏向於短期,一般提供期限為一周的再融資;LTRO偏向於長期,期限一般為3個月,還可以擴展至6個月、12個月,甚至更長期。2011年12月,歐洲央行宣布啟動兩輪三年期LTRO,目的是通過為歐元區銀行提供固定利率為1%、期限長達三年的全額低息貸款,來購買高息的歐洲主權國家債券。這樣既降低國債發行成本,又可以使歐元區銀行通過賺取息差來增加自身的盈利和資本金。同時,歐洲央行大幅降低了抵押品的標準,歐元區銀行還可以將購買來的低品級國債再抵押給歐洲央行,進一步獲得貸款,通過乘數效應擴大市場流動性,從而刺激實體經濟增長。

  資產擔保債券購買計劃(CBPP)

  2009年7與6日,歐洲央行啟動600億歐元資產擔保債券購買計劃,標誌著歐洲央行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開始啟用非常規手段。2011年11月再次啟動CBPP,4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不過受2011年和2012年兩輪進行3年期LTRO的影響,截至2012年3月,歐洲央行購買資產擔保債券的總金額尚不足90億歐元。

  證券市場計劃(SMP).SMP是通過對公共及私人債券市場進行幹預,確保出現經濟失衡的國家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其目的是恢複貨幣政策傳導機製,從而能夠實施以穩定價格為導向的貨幣政策。2010年5月,歐洲央行正式啟動SMP;2010年5月至7月,開啟第一輪大規模購債;2010年8月至次年3月,進行間歇性購債;2011年4月至8月,歐洲央行進行第一輪離場觀望。時隔一周左右,至2012年1月,歐洲央行便開啟第二輪大規模購債;2012年2月至3月,進行間歇性購債,規模較小;2012年3月,進行第二輪離場觀望。歐洲央行於2012年終止了SMP,並且用直接貨幣交易(OMT)取代,不過歐洲央行表示,將持有此前購買的這些國債直至到期,因此,雖然沒有繼續購買各國國債,但是SMP計劃仍未完全退出。

  直接貨幣交易(OMT)

  2012年9月,德拉吉正式宣布,在二級市場上,歐洲央行將以嚴格的條件約束推出無限量購買歐元區成員國主權債券的“直接貨幣交易”計劃。這項操作將主要聚焦於購買1-3年期的短期國債,且不會事先設定購債規模,整個購買行動將綜合考慮收益率、收益率差和流動性環境。根據規定,當某國融資成本飆升導致市場投機,影響歐元區統一和穩定時,OMT將在二級市場上無限量購買該國國債以穩定市場,但若受援國無法兌現其已承諾的財政緊縮和結構改革措施,歐洲央行將中止購債行為。

  盡管歐洲央行采取多種寬鬆的貨幣政策方式以應對危機,不過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有限。歐洲央行的專家認為,歐元最大的問題在於歐元區的低通脹。低通脹直接導致了歐元區的經濟低增長率和高失業率,為了扭轉這一局麵,歐洲央行不得不采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保持擴大寬鬆程度的傾向。

  2015年1月22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歐元區逾1萬億歐元規模資產購買計劃(量化寬鬆),以應對區域內持續的通縮壓力並促進經濟複蘇。根據歐洲央行計劃,3月起將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政府與私人債券,預計持續至2016年9月底,必要時可能延長。就具體購債方式來說,歐元區各國央行將按在歐洲央行核心資本中的出資比例購買本國政府及機構債券;歐洲機構債券也由各國央行各自購買;歐洲央行則因在自有核心資本中占8%份額而可以購買相應份額的任意成員國債券。

  2016年,歐洲央行分別將量化寬鬆延長至2017年3月和12月,且表示到期後可再延長。歐洲央行指出,盡管全球經濟複蘇出現了輕微向好的跡象,但歐元區因結構性改革遲緩和一些領域資產負債調整等原因,未來經濟增長預計將受到抑製。在最近的一次,2017年7月利率決議,歐洲央行表示按兵不動,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沒有對收緊當前寬鬆貨幣政策給出時間表,但他表示,在夏季休會之後,政策製定者們“一致同意”展開開放式的會談。從德拉吉當天在會後釋放的信號看,市場對於歐洲央行會適度收緊政策立場的預期不斷升溫。

  圖為歐洲央行資產總額(百萬歐元)

  影響

  歐洲央行開展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對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率、歐元、歐債等均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歐元區經濟的影響

  經濟增長方麵,歐元區平穩複蘇,下行風險逐步減弱。在7月的利率決議上,歐洲央行認為歐元區的全麵複蘇繼續加強,上下行風險基本保持平衡。

  通脹和失業率方麵,均取得了明顯的改善,通脹的升幅和失業率的降幅均較為明顯。在7月的利率決議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目前推高通脹水平仍依賴於歐洲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區通脹變化仍未能滿足其年初設定的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條件,尤其是在通脹回升的自主可持續性方麵,他表示,要對工資和物價回升至目標水平保持耐心。

  圖為量化寬鬆後歐元區GDP同比增速(%)

  圖為量化寬鬆後歐元區失業率和通脹水平

  對歐元的影響

  歐元方麵,2015年1月,歐洲央行的會議紀要中如預期公布了量化寬鬆,歐元大幅下跌。隨著歐元區經濟的回暖,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對歐元形成支撐。同時考慮到當前美元的疲弱,進一步對歐元形成支撐,歐元兌美元上行。

  圖為量化寬鬆後歐元兌美元走勢

  對歐債的影響

  歐債方麵,量化寬鬆實施後,歐債收益率維持低位。不過隨著經濟的逐步複蘇,以及貨幣政策預期收緊,或引起歐元區公債收益率上行。

  圖為量化寬鬆後歐元區10年國債收益率(%)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8-01 08:42:25

  上一篇:go 中國極力抵抗貶值 人民幣成亞洲首選套利對象
  下一篇:go 白宮新聞主任被閃撤 美元指數觸及逾1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