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日本男人無力結婚 原因竟然是這些

摘要

日本“終生未婚率”持續攀升。未來日本將進入“超單身社會”,成為“單身大國”。

  有調查顯示,日本“終生未婚率”持續攀升。未來日本將進入“超單身社會”,成為“單身大國”。

  有專家認為,日本人口減少將不可避免。

  到2035年約一半日本人單身

  數據顯示,從2015年50歲之前從未結過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約為23.4%,女性比例約為14.1%,同比2010年均增加了3個百分點,創下曆史新高。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4月公布關於“終生未婚率”的調查,藍點代表男性“終生未婚率”,紅點代表女性“終生未婚率”。

  日本著名廣告與調查公司博報堂最近就此展開解讀:

  日本人的“終生未婚率”還將持續攀升,到2035年日本男性的“終生未婚率”將接近30%,女性將接近20%。

  日本總務省的國勢調查等數據顯示,到2035年日本總人口將約有1.12億,其中15歲以上人口約有1億。博報堂調查顯示,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為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超單身社會”和“單身大國”正在成為日本的新“標簽”。

  2015年日本單身戶比例接近35%。博報堂調查後推測,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達到37.2%。丁克家庭和單親家庭的比例也將加大。

  收入下降男性結婚難

  就日本持續攀升的“終生未婚率”,博報堂負責調查單身問題的項目負責人荒川和久說,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1986年《男女雇傭機會均等法》實施前,日本男性“終生未婚率”低於女性,且都低於5%。此後男性“終生未婚率”開始高於女性。

  隨著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日本人的平均收入開始掉頭下行,男女的“終生未婚率”都開始急速升高。2014年,日本僅有64萬對結婚登記,為戰後最低紀錄。

  荒川和久認為,經濟環境惡化、收入下滑是導致很多人不想和不能結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男性的收入下降導致很多男人無力結婚。

  他說,在日本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年收入被認為是結婚的一道門坎。沒有較高收入的男性沒有自信結婚養家,而女性也不太看得上那些低收入的男性。

  單身女性多認為結婚的好處是“獲得經濟上的寬裕”;而單身男性多認為單身的好處是“金錢上比較寬裕”。

  荒川和久總結說:“女性為了金錢選擇結婚,而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收入越高女性越不婚

  他認為,女性就業機會增加提高了女性經濟自立能力。

  調查顯示,男性收入越高,“終生未婚率”越低,而女性則呈現相反的趨勢。

  日本女性“終生未婚率”最高的年齡段恰是年收入1000萬日元(人民幣60萬元)以上者。

  博報堂的調查還顯示,未婚者的幸福感整體低於已婚者,尤其是40多歲的單身者幸福感較低。

  20多歲到50多歲的已婚者中,約80%的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或較為幸福。

  而未婚者中自認為非常幸福的比例遠低於已婚者。尤其是40多歲的未婚男性,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而自認為非常不幸福和稍感不幸福的比例約為四分之一。

  政府想方設法促結婚

  “超單身社會”和少子化讓日本政府非常頭疼,各地政府想盡辦法撮合單身者結婚。

  除了民間的各種婚姻中介機構,2015年日本政府首次將“結婚支援”作為一項重點措施列入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將以往的少子化對策重點從育兒援助往前提到“結婚支援”,力爭在各領域建起有助於結婚和育兒的製度。

  日本地方政府成立結婚支援中心、年輕人交流信息網站等,和民間機構一起為單身者牽線搭橋,但實際效果有限。

  “日本人口減少不可避免”

  日本社會普遍對“超單身社會”和少子高齡化後果感到擔憂。日本政府將少子化視為動搖社會經濟根基的危機狀況。

  荒川和久則有另外一種解讀。他說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幾乎所有人都結婚的時代反而是不正常的。

  他認為,日本人口減少將是不可避免的,50年後日本也許隻有8000萬人。如果能建設一個8000萬人的幸福國度也並非壞事。

  有專家持類似觀點。日本中部大學教授武田邦彥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隻要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人口減少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許沒有那麼可怕。

日本經濟

負利率時代 日本存款餘額仍創曆史新高

多國央行集體轉向 日本央行“掉隊了”?

能源價格上漲!日本經常項目盈餘四個月來首降

推薦閱讀

股市出現不祥征兆!是時候抄底大宗商品了?

美元危機剛開始:卡塔爾和美聯儲危機是主因

機構語不驚人死不休:美國即將步入大蕭條?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1 19:06:16

  上一篇:go 標普:英國經濟增速或將在兩年放緩
  下一篇:go 歐元持續震蕩考驗耐心,三次探底多頭會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