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是時候看多英鎊了!

摘要

從長期曆史數據看,英鎊每隔8年一個輪回。

  “八年一個輪回的曆史背景,嚴重低估的幣值,得到修複的經常賬戶,與歐元之間真實利差的加大,歐元區潛在的政治風險,脫歐後反倒更有吸引力的英國股市:通過以上種種方麵分析可推斷,英鎊差不多準備好起飛了。”

  2016年主要貨幣中英鎊和墨西哥比索表現最弱,並且這兩個貨幣都是由所謂的“黑天鵝”事件觸發。但今年以來,墨西哥比索已經較前期低點升值逾10%,而英鎊仍在底部徘徊,英鎊是否會像墨西哥比索一樣,一騎絕塵,觸底反彈?

  英鎊:8年的輪回

  從長期曆史數據看,英鎊每隔8年一個輪回。

  1976、1984、1992、2000、2008、2016年,都是英鎊匯率大幅下跌的年份,GBP/USD在這些年份的平均貶值幅度近18%。2016年英國脫歐延續了英鎊每8年一次大跌的命運,但是我們從圖表1中可見,英鎊匯率大跌的次年,其匯率往往表現偏強,平均升值幅度近9%。

  2016年英鎊貶值和1984年有相通之處。首先是因為全年貶值的步調相同,都是上半年GBP/USD在1.4-1.5的高位區間徘徊,然後在6月份跌破這一區間,隨後一路下挫。其次,在外部環境上也頗有幾分相似,無論是1984還是2016,大環境都是在美元指數的上升周期。到了1985年2月美元指數見頂於165,市場預期本輪美元指數的高點或在105-110之間,也就是說,當前美元指數也基本處在頂部區域。所以,不妨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就是既然2016年英鎊的走勢與1984年相似,那麼2017年英鎊的走勢能否步1985年的後塵(圖表2-3),帶來英鎊絕地反彈的機遇?

  1、基本麵的變化奠定英鎊有止跌反彈的基礎

  首先,長期看英鎊或已被嚴重低估。BIS計算的英鎊實際有效匯率跌破了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水平,較曆史長期均值偏離幅度達17%(圖表4),無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從英國自身經濟周期看,當前的形勢都要好於金融海嘯的危機模式,這預示英鎊已經具有極大的估值吸引力。其次,盡管去年3季度英國經常賬戶逆差占GDP比例高達5.2%,較大的經常項目赤字使英國廣受詬病,是人們看低英鎊的最為根本性的因素,但英國的經常賬戶在去年4季度和今年全年將得到修複。去年12月份英國出口同比增速提升到12%的高位(圖表5),從今年1季度數據看,全球貿易仍在恢複,不僅是從價格上,並且在貿易量上都有明顯的提升,再加之英鎊前期大幅貶值的效應會逐步體現,因此趨勢上英國經常項目赤字/GDP在去年3季度已經見底。

  再看實際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扣除CPI通脹率後的真實利率水平),英國和歐元區之間的實際利差在去年4季度後開始走闊,與GBP/EUR的走勢形成明顯背離(圖表6)。根據真實利率差對EUR/GBP的彈性關係,預測其合理估值應在0.8左右。真實利差的加大,英鎊的低估,再加之歐元區潛在的政治風險因素,將共同推升英國資產對歐元區的吸引力,並減輕(抵消)英國脫歐的負麵影響。

  從貨幣政策看,隨著1月份英國CPI同比增速升至1.8%,明顯強於市場預期,再加之美聯儲3月份加息幾乎板上釘釘,BOE降息空間已經沒有(圖表7),相反BOE隨Fed升息的可能性越來越不能排除,貨幣政策對英鎊走勢同樣會形成支撐。

  2、“脫歐”沒能衝擊英國資本和金融賬戶

  之前市場普遍的憂慮是英國“脫歐”將重點打擊英國資本和金融賬戶,包括對FDI和證券投資的拖累。因為歐元區雖然是英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但其占英國總出口的份額持續下降,所以從貿易渠道的影響較小,主要風險點是金融賬戶。但到目前為止,沒有明顯證據表明“脫歐”強烈衝擊了英國的金融賬戶。相反,由於英鎊貶值,令英國股市更有吸引力,“脫歐”後英國富時100指數累計上漲20%。海外投資者仍然在不斷淨買入英國金邊債券,外資(主要是歐元區)購債規模仍保持在相對高位(圖表8)。同樣,用美元計價的英國房價同比增速顯示因英鎊貶值,帶來英國房價的吸引力在全球範圍內都是較高的(圖表9).

  英國“脫歐”以來GBP/USD累計貶值17%,已經充分計入了英國未來包括觸發《裏斯本條約》第50條的相關風險。從國際儲備資產的角度看,全球外匯儲備中20.4%是歐元資產,隻有4.8%是英鎊資產,而歐元區的政治不確定性並未在歐元中充分計入,所以不排除未來全球外匯儲備資產減配歐元,增配英鎊的可能,並對英鎊需求帶來支撐(比如中國外儲中,英鎊占比約11%,這可能是一個更合理的水平).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1:35

  上一篇:go 法農:通貨再膨脹交易料不會戛然而止 宜高拋英鎊
  下一篇:go 特朗普醫改遭擱置令美元重挫 多數新興亞幣升至數月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