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野村趙揚:今年零降準 一定前提下明年降準兩次

盡管中國央行堅持“削峰填穀”的流動性調控思路,維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但中小銀行資金麵波動率較大、超額儲備金率降至曆史低位都已成事實。

眼下,不乏機構認為,目前中國央行降準已經具備較好的政策窗口期,人民幣匯率趨勢性升值、匯率空間足夠;中國央行預期引導加強,“降準=寬鬆”這種誤讀降低。

對此,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在“2017年野村中國投資年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的預測仍然是今年不會降準”。

趙揚表示,“其實在去年年底時,野村本來對今年降準是有預期的,當時是基於對M2增速、流動性的一些判斷,我們認為從宏觀經濟層麵來說,中國央行如果要穩定流動性的話應該降準,但是現在麵臨更複雜的因素,包括經濟金融去杠杆等。所以除非有大的政策基調轉變,今年中國央行不會降準。”

以往,降準的前提之一就是看超儲率。中國央行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及,2001年超額準備金率超過 7%,之後總體呈下降態勢,2003~2008年平均超額準備金率在3.5%左右,之後進一步下行,目前超額準備金率在1.5%左右,大大低於2010年以來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的中位數2.4%。

“盡管超儲率位於曆史低位,且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也時不時偏緊,但是流動性的問題可以通過其他手段解決,中國央行可能會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釋放流動性,可能不太願意降準。”趙揚告訴記者。

無獨有偶,中國央行參事盛鬆成此前也曾對記者表示,“銀行流動性減少,應該降準。但目前降準概率不大”。

在他看來,降準釋放貨幣政策信號太大,與當前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去杠杆的總體基調不符;降準和降息一樣是有周期的,即開啟降準後,一段時間內就不能改變。但目前中國經濟還沒有到降準的周期;中國央行傾向於選擇政策信號沒有那麼強的貨幣市場工具(SLF、MLF等),點對點增加基礎貨幣供應,而不是降準。

雖然今年降準難至,但趙揚判斷,明年在一定前提滿足的情況下,預計將降準兩次。

前提主要有兩個,他對記者分析稱:“如果明年經濟增長速度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可能會開啟一些降準的空間;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樓市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相對保持穩定,也能夠給降準開啟一定的空間。”

9月6日,中國央行開展200億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2.45%;以及200億28天逆回購,中標利率2.75%。

一些機構認為,當前已然臨近9月中旬,由於9月正好處於季末資金敏感時點,盡管短期1~7天資金麵較為寬裕,但市場對於未來資金預期仍然偏緊。中國央行再次重啟28天逆回購,期限上正好可供市場做跨季使用,以防止市場出現流動性過於緊張的局麵,這反映出央行維穩市場資金麵的態度明確。

最後更新:2017-09-07 14:47:26

  上一篇:go 鄭商所:持續推進自身國際化發展
  下一篇:go 江蘇將全麵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收費由市場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