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是驢還是馬?傳祺GS7究竟值不值這個價格?

關於傳祺GS7的試駕體驗,兵哥應該在這款車上市前就要跟團友們分享的。但由於成都車展的原因,兵哥忙不過來,所以更新得慢了一些,先跟團友們說聲抱歉。但兵哥發現,在發布GS3/GS7兩款車上市信息的文章後,很多團友看完後都覺得GS7此次定價太高了。兵哥認為,是驢還是馬拉出來熘熘,所以GS7究竟值不值這個價格呢?一起來看看。

從官攝圖露出到試駕上市,GS7一直不乏關注者,的確,從GS8到GS7,傳祺SUV車型的設計深受消費者喜歡。畢竟GS8和GS7的設計在保留了城市SUV的風格中又帶有硬派SUV的硬朗風,再加上矩陣式LED大燈別具一格的設計確實能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雖然很多人覺得GS7和GS8兩者的整體設計別無二致,但隻要細心觀察一下,兩者在細節設計上依然有不少的區別。

首先兩者前臉的霧燈不一樣,從圖片上可以看到,GS7采用圓形霧燈,而GS8則為橫條狀;其次是GS7車身側麵D柱處采用了常規的設計,配備了鍍鉻飾條,GS8則采用隱藏式的D柱。在車身尺寸上,GS7要比GS8微緊湊些,GS7的長寬高分別為4730mm/1910mm/1770mm,軸距為2720mm,長度和軸距分別比GS8短了80mm。除此之外,雖然GS7的內飾設計與GS8有很大的相似度,但是走進車內,你依然可以發現兩者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副駕駛的飾板,GS7采用的是仿碳纖維材質,而GS8則是木紋飾板,前者無疑更受年輕消費者喜歡。兩者在動力匹配上也有所區別,GS7的動力選擇更豐富,除了2.0T+6擋手自一體外,GS7還提供了1.8T+6擋手自一體的動力總成。

有團友覺得,既然GS8和GS7的設計差別這麼小,價格也相差不遠,買GS8不是更合適嗎,而且GS8還是7座的設計。但兵哥認為,由於兩者尺寸相差不大,所以采用5座設計的GS7和主打7座設計的GS8兩者排乘坐空間差不多,同時與大多數同級車型一樣,GS8也是犧牲了後備箱空間的基礎上設立第三排,論實用性,各有優劣。而且GS8和GS7兩款SUV麵對的消費人群不一樣,首先GS7主打運動,而GS8主打舒適、家用。同時GS7的底盤調校更硬,避震彈簧、減震器等硬件與GS8有區別。同時GS7的出現更多是彌補了GS4和GS8之間的市場空缺。畢竟GS8的指導價是16.38-25.98萬元,傳祺GS4的指導價為9.98-16.18萬元,所以GS7 的指導價(14.98-20.98萬元)恰好與GS4、GS8形成全價格範圍覆蓋。

正是因為定位的不同,所以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更多的應該是從選車需求出發。就好像買衣服一樣,不能看到別人穿得漂亮就盲目跟風去買,應該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去買,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兵哥也說過,隨著自主品牌和世界接軌,近年在技術設計等方麵已進步了不少,而且一直堅持與合資品牌車型錯位競爭的戰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畢竟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性價比是繞不開的購車首要因素,所以購買一款空間更大、配置更高的車型,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按GS7的售價(14.98-20.98萬元)來看,這價位與廣汽三菱歐藍德(15.98-22.38萬元)、北京現代ix35(14.98-22.28萬元)最為接近。單從性價比上來看,GS7無疑更高。同價位下,從上述表格上也可以看到,GS7擁有更大的車身尺寸,因而可以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間。同時從配置上,同價位下的GS7也要比歐藍德和ix35豐富,例如全景天窗、帶加熱功能及換擋撥片的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主駕座椅電動調節及記憶、副駕座椅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通風、10.1英寸觸屏多媒體係統、全景攝像頭、並線輔助、後備廂尾門感應開啟等配置都可以在GS7上看到。所以如果單從數據參數以及配置上說的話,包括GS7在內的自主品牌車型勝出同價位的合資車型是綽綽有餘的。

好了,以上是兵哥根據團友們對GS7的疑問作出的解答,以下要好好說說GS7這款車的表現如何了。兵哥此次試駕的是2.0T+6擋手自一體動力總成的兩驅版車型,在這個版本車型上可以看到很多實用配置,例如AUTO HOLD、陡坡緩降、全景天窗、座椅通風/加熱、全景影像和並線輔助等等都一一匹配了。作為一款5座的中級SUV車型,它的空間表現毋庸置疑地大,因為傳祺GS7就是為了大型這一細分市場而來的。當時的行程安排是早上試駕GS3(下次分析),下午試駕GS7,所以當兵哥從小一號的GS3換上大一號的GS7的時候,很明顯感到後者各個方麵比前者提升了不小。

駕駛GS7會讓大家找到駕駛美式大SUV的感覺,頭部空間非常的充裕,坐墊的回饋以及皮革的質地也頗有美式車風格。坐進GS7的第二排能明顯感受到空間的寬敞,腿部和頭部空間都十分充裕,即便坐滿三名乘客也不會感覺到擁擠。由於沒有第三排座椅,所以GS7的後備箱容積也相當大,822L的常規尾箱容積,在加上拓展後能有1700L的空間,即使存放大型物件也毫無問題。

駕駛這款2.0T+6速手自一體的GS7上路,其動力絲毫不用讓你擔心,因為這套動力總成已經在GS8上得到了認證,雖然整個駕控算不上驚豔,但是其表現在自主品牌上已經算是上乘的了。GS7的動力調校不會很激進,動力的輸出以舒適取向,銜接起來也比較溫柔,當你平緩加速時,轉速基本在2000rpm之前就會執行升擋,動力也隨之而來,但當你大腳油門急加速的時候,GS7的油門響應會有那麼1-2秒的遲滯,但總體表現還是很不錯的。GS7在時速130公裏時較低的噪音水準也帶來了更高級的舒適性體驗,同時較高的車身也具備更開闊的視野。而GS7的懸掛設定也要比GS8硬一些,但整體仍處在偏軟的調校,柔軟之餘又不至於鬆垮,對路麵的反饋也並不滯後,在舒適的基礎上,升級了行駛品質。

當然主打運動的GS7的轉向也要比GS8直接一些,電動助力的方向盤稍微動一下就能體現到行駛軌跡的改變上。那麼既然說到轉向,兵哥在這裏就有必要提一下GS7搭載轉向盲區輔助這一實用功能。兵哥相信不少司機都遇到過這樣得場景:在變線超車的時候,明明從後視鏡中看不到後麵有車輛尾隨,但在準備變線的一刹那,卻有一輛汽車突然冒出來從側麵唿嘯而過。這是由於後視鏡本身視野範圍有限,當另一輛在斜後方的車輛位於這個範圍之外就“隱身”了,盲點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

所以轉向盲區輔助功能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問題,對於新手來說非常實用,兵哥從GS7的體驗來看,時速低於35公裏大燈變線時,轉向盲區輔助不會介入,當時速在35公裏以上打轉向燈變線時,中控屏幕上會顯示後方道路情況。在這價位能配備這功能,對於GS7來說是一個加分項。

從GS7的表現來看,是驢還是馬已經顯然易見了。可以看到,GS7和GS8的區別僅僅是調校、細節、座位數和車長和軸距相差80mm,但花比購買GS8更少的錢,獲得與其相近的體驗,這是GS7一大競爭優勢。所以說,消費者應該根據自己實際需求去選車,至於剛上市的GS7能否複製老大哥GS8的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更新:2017-08-30 17:36:06

  上一篇:go 奧迪A6L 30FSI選車與用車體會,車主:寶馬奔馳太不值!
  下一篇:go 大眾的香腸,馬自達的蒸蛋器,盤點那些不務正業的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