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
搜狐
野蠻生長終結 並購量價齊跌
相比前幾年中國企業兼並購市場成倍增長的格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監管層對跨境並購、跨界並購等審核趨嚴,國家對兼並購市場脫虛向實的政策引導及規範要求,讓2017年上半年兼並購市場呈現出一些新趨勢和新變化。
在監管趨緊、審核趨嚴的同時,中國經濟的轉型要求,以及大型央企通過兼並購推進國企改革的大趨勢,也讓上半年兼並購市場看點頗多。中國化工對先正達並購的完成,刷新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新紀錄;神華集團與國電發起重組,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煤電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深鐵通過股權並購入主萬科,不僅叫停了曠日持久的萬科管理權之爭,也引發了監管層對險資投資A股規範的進一步出台。
湯森路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21日,涉及中國的並購交易活動總共有2667筆,同比2016年上半年(3232筆)下降17.5%;中國上半年並購交易總額為2608億美元,相較2016年上半年的並購總額(3776億美元)同比下降30.9%;從兼並購的平均交易額來看,2017年上半年已公布的平均交易額為1.23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29億美元下降13.5%。
在海外並購方麵,受國家外匯政策及監管層對跨境並購審核趨嚴的政策環境影響,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的跨境並購總額出現較大降幅。
據湯森路透統計,截至6月30日,中國跨境並購交易活動總共有454筆,並購交易總金額為659.1億美元。其中,中國國有企業境外並購數量共64筆,並購交易總金額為259.5億美元,相較2016年上半年的境外並購交易總額下降53%;中國民營企業2017年上半年境外並購交易總數為390筆,並購交易總金額為399.6億美元,相較2016年上半年的境外並購交易總額下降了44.7%。
從行業來看,2017年上半年, 房地產行業的跨境並購交易總額為169億美元,占中國跨境並購交易總額的26.1%,較2016年上半年增長100.6%, 這很大程度上與中投公司對Logicor物流業務138億美元的收購有關。從國企與民企的海外並購標的來看, 國有企業的跨境並購交易多集中在房地產,能源與電力行業,材料行業,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53.1%,16.2%與15.7%。中國民營企業海外並購交易占市場份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材料行業、工業與高科技行業,所占市場份額分別是23.4%,21.5%和12.6%。
湯森路透中國區金融市場與風險市場開發部總監何華告訴記者,隨著大體量、抗風險能力強的國企在前期通過海外並購走出去後,未來中國的海外並購將不斷延伸至各細分行業,在這方麵民企將更具優勢。
從中國企業在海外各地區的並購來看,截至2017年6月21日,英國是中國海外並購的最大目標國,相關交易總額達206億美元,占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總額的31.8%。
湯森路透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並購交易數量有73筆,總額達到121億美元,並購交易總額比2016年上半年增長了105.7%,已公布交易數量同比增加了4.3%。其中,在“一帶一路”地區並購交易量最大的行業是材料行業,並購交易總額為69.6億美元,所占市場份額為57.7%。
對於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的海外兼並購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何華告訴記者, 影響海外兼並購成功與否的因素有很多,監管隻是其中的一部分,還包括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收購對象的估值以及資金鏈的寬鬆度。
根據湯森路透統計數據, 2017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的並購交易活動總共有1890筆,並購交易總金額為1633.4億美元,同比下降21.6%和28.1%。同時,上半年國內兼並購市場撤回交易164筆,總金額達359.9億美元。
雖然上半年監管層對並購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但兼並購行業仍然出現了幾宗並購之最。其中,作為刷新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新紀錄的中國化工對先正達並購案引發諸多關注。
中國化工對先正達的並購從去年發起,交易金額為430億美元。因該筆交易在資金、規模以農化行業影響巨大,其在交易過程中也受到中外監管層的多方審查,並購過程一波多折。最終,中國化工於今年6月8日宣布完成對先正達的交割,本次並購交易定於7月正式完成。
“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是一起經典的並購案。通過這起並購,中國化工快速躍居農化行業領導地位, 獲得了需要的市場、技術和資源。”何華告訴記者,本次交易基本遇到了中國企業在並購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的風險,特別是國別風險中各國對兼並購的監管力度與要求,對反壟斷的定義等,這些要求未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獲得更廣泛、大量的信息,而不應該僅僅停留於獲得目標收購企業的信息。
作為中國兼並購市場中曆時最久,影響最大的兼並購案件之一,由股權收購引發萬科控製權之爭終於因深鐵入局萬科而落定。同時,本次案件也讓監管層對萬能險進行進一步規範,為險資投資A股市場劃線。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2015年至2016年的險資舉牌浪潮中,險資舉牌金額超過1700億元,涉及上市公司達37家。而在2017年上半年,隨著監管機構對萬能險的嚴厲監管,險資舉牌已經絕跡,全市場未發生一起險資主導的舉牌事件。
同時,監管層也對文娛影視及地產等領域並購監管收緊。7月18日,國家發改委再次重申,將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防範對外投資風險。
在此監管基調下,中國企業在文娛、影視及地產等領域並購大幅降溫。而上半年安邦也於年初宣布終止與美國庫什納公司的地產交易。同時,國內文娛影視類並購也降幅明顯。
影視文化投資人曹海濤告訴記者,上半年文娛影視類並購的金額及數量同比出現大幅下滑,特別是在文娛影視的跨界並購方麵,上半年基本沒有成功案例,甚至文娛影視行業IPO過審企業也非常少,這也進一步表明監管趨勢,要力主股市資金的脫虛向實。
(原標題:野蠻生長終結 並購量價齊跌)
最後更新:2017-07-29 0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