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搜狐
資產重組監管進入市場化軌道 提高IPO金額平抑市場情緒
周五,證監會宣布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IPO企業家數與上周持平,但籌資總金額不超過66億元,較之前一段時間的平均水平有明顯增加。與此同時,證監會表示,為提高並購重組效率,打擊限製“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增加交易的確定性和透明度,規範重組上市,證監會對有關信息披露規則進行了相應修訂。修訂後,簡化重組預案披露內容,將縮短停牌時間。分析人士認為,周五發布的監管政策調整,意味著針對資產重組的監管步入市場化的軌道,這對二級市場其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也許是因為怕市場過度解讀作出太樂觀的反應,證監會采用提高IPO金額的方式進行對衝,平抑市場情緒。
證監會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金額66億較前期明顯提升
9月22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以下企業的首發申請。上交所主板: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錫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風語築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京華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華森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創業板:杭州萬隆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杭州萬隆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將直接定價發行。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上述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66億元。數據顯示,之前一周,證監會核發9家IPO批文,籌資不超過44億元。最近兩周,證監會首先提升了IPO企業的家數,然後明顯提升了單批IPO的融資規模。分析人士認為,IPO融資規模的階段性提升,會在短期內給市場一定的心理壓力,但不會改變A股區間震蕩以及結構性慢牛的總體格局。
證監會進一步完善並購重組信息披露規則 監管進入市場化軌道
為提高並購重組效率,打擊限製“忽悠式”、“跟風式”重組,增加交易的確定性和透明度,規範重組上市,證監會對《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6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2014年修訂)》進行了相應修訂,進一步明確相關規則的具體執行標準。
一是簡化重組預案披露內容,縮短停牌時間。通過簡化重組預案披露內容,減少停牌期間工作量,進一步縮短上市公司停牌時間:本次修訂明確上市公司在重組預案中無需披露交易標的的曆史沿革及是否存在出資瑕疵或影響其合法存續的情況等信息,具體信息可在重組報告書中予以披露;縮小中介機構在預案階段的盡職調查範圍,僅為“重組預案已披露的內容”;不強製要求在首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前取得交易需要的全部許可證書或批複文件,改為在重組預案及重組報告書中披露是否已經取得,如未取得應當進行風險提示。
二是限製、打擊“忽悠式”、“跟風式”重組。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止控股股東發布重組預案抬高股價,乘機高位減持獲利後,再終止重組,本次修訂要求重組預案和重組報告書中應披露: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對本次重組的原則性意見,及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自本次重組複牌之日起至實施完畢期間的股份減持計劃;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的,應當比照前述要求,披露第一大股東及持股5%以上股東的意見及減持計劃;在重組實施情況報告書中應披露減持情況是否與已披露的計劃一致。
(原標題:資產重組監管進入市場化軌道 提高IPO金額平抑市場情緒)
最後更新:2017-09-23 0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