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搜狐
景氣度回升 中報行情下關注龍頭醫藥股
今年上半年一九行情明顯,藍籌白馬異軍突起。但基本麵一直在持續改善且有防禦功能的醫藥股多數處於滯漲狀態。隨著中報披露窗口期拉開,醫藥龍頭公司的價值,再次被多家研究機構關注。而且隨著政策出台,變革中的醫藥行業機會更多。
中報窗口期催化醫藥行業景氣度
“目前正值中報披露窗口期,行業白馬股和優質成長股仍是配置首選。”醫藥行業資深研究人士在《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醫藥股受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較大。2009年和2010年在醫改扶持政策持續出台、國家投入加大、企業收入利潤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醫藥股大幅跑贏大盤。2013年,政策麵處於相對空窗期,降價與控費方麵基本沒有新政策出台,各省招標進度也低於預期,因此在大盤處於橫盤震蕩狀態時,醫藥指數走勢強於大盤。2014年醫藥行業全年跑輸上證指數,則主要來自於大盤的強勢反轉及醫藥行業整體利潤增速降低和對醫保控費及藥品降價的預期。而2015年的6月底7月初的股災中和8月下旬的快速下跌中,醫藥股也遭遇覆滅。從2017年走勢來看,醫藥股走勢大體呈現出“w”型走勢,年初跑輸大盤,2月底至3月底、4月中旬起小幅跑贏,整體來看跑輸大盤。一方麵,醫保控費、一致性評價、招標及公立醫院改革等政策持續推進,醫院終端藥品整體增速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麵,大盤在上證50,滬深300等大市值公司的帶動下開啟了上漲行情。2~3月跑贏的原因主要是,新版醫保目錄印發,在受益目錄調整的個股帶動下整個醫藥板塊上漲。
大多數分析師在《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預測醫藥行業上半年整體淨利潤增速保持在45%左右,尤其是業績確定性的高增長龍頭可關注。從各子板塊來看,原料藥受益於供需改善和價格提升,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提升明顯;製藥板塊,如化藥、生物藥、中藥子板塊逐漸走出前幾年因招標降價和醫保控費導致的業績下滑勢頭,行業增速逐漸企穩;醫藥流通板塊組成部分基本為大中型醫藥商業龍頭和醫藥零售龍頭,受益於兩票製、醫保控費和處方外流等政策利好,預計仍會維持平穩較快增長;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板塊屬於相對高景氣度行業,行業增速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個股來看,擁有良好基本麵、估值和業績相匹配的二線白馬和細分行業龍頭被重點看好。銀河證券認為國內醫藥行業白馬股估值水平與國際醫藥巨頭接近,而國內市場整體增速高於國際市場。國內龍頭公司從成長性、長期發展來看更具有確定性,建議關注龍頭標的有恒瑞醫藥、上海醫藥、華東醫藥、複星醫藥、信立泰、麗珠集團、人福醫藥、康美藥業、東阿阿膠、科倫藥業等。其中華東醫藥、樂普醫療預測淨利潤增速在30%左右;魚躍醫療淨利潤增長30%~50%;麗珠集團淨利潤為20%~30%。
把握變革下的醫藥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醫改繼續縱深推進中,未來幾年我國醫改主要集中在醫保控費、提高行業競爭力和改善居民就醫環境三個方麵。控費的政策主要有醫院藥占比下降、醫藥分家、兩票製等;提高行業競爭力方麵,將主要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提高藥品質量,通過審評審批改革、標準的提高和規範化,提高行業集中度;改善居民就醫條件方麵,主要有分級診療等政策。把握變革下的醫藥投資機會成為內業共識。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隨著2017新版醫保目錄落地,藥品競爭格局將大重構。2017年2月23日,人社部正式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本次新版醫保目錄與2009版相比目錄總數增長15.4%。新版醫藥目錄的遴選體現了“補缺、選優、支持創新、鼓勵競爭”的政策思路,對工傷保險用藥、兒童藥、創新藥、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和民族藥予以重點考慮和支持。4月14日,人社部公布了《關於確定2017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談判範圍的通告》,確定44個品種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藥品範圍。其中國產藥品19個,進口藥品25個。藥物治療領域涉及抗腫瘤、心腦血管、抗感染用藥等。其中,a股上市醫藥公司共計有10個品種列入醫保談判目錄中。研究人士指出,由於醫保目錄調整和價格談判是未來幾年醫藥板塊最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之一,建議密切關注納入醫保目錄中的潛力品種市場表現。
其次,製藥行業向優質創新轉型。藥械研發與國際接軌,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優先審評審批穩健推進,利好優質仿製藥企業、製劑出口企業、創新藥企等;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規則細化、落地加速,相關指南與參比製劑頻發布。銀河證券也指出,近兩年隨著重磅政策的陸續出台,一方麵國內創新藥物的研發環境將逐漸走向成熟,全方位的政策鼓勵對創新藥企構成利好;另一方麵仿製藥成本提升、利潤空間縮小也敦促有條件的藥企向創新藥轉型。除了傳統化學藥物的研製外,生物藥研發將成為未來幾年的明星子領域,中藥亦將成為創新藥物的重要來源。
第三,“兩票製”文件落地。根據衛計委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要在2017年率先推行“兩票製”,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製”,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麵推開。7月7日,廣東省也公布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省發布《“兩票製”實施方案》,其中內蒙古、江蘇和浙江三省為征求意見稿階段;此外,貴州以轉發國家文件形式落實“兩票製”,北京市在《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要求執行兩票製。上海、河南、廣東、雲南、西藏、山東、寧夏和新疆8省區市仍未出台正式文件。可以看出各藥品大省在“兩票製”的落地細節上十分謹慎。江蘇、貴州兩省擬在後續招標過程中啟動,廣西擬在9月啟動。預計在下半年,“兩票製”政策有望在其他省份地區加快落地。
對於製度變革下投資機會的把握,華安證券認為,創新將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新主題,未來優勢品種是企業突圍的重磅武器。醫保目錄調整:重點關注市場空間較大以及競爭格局較好的品種,建議關注人福醫藥(新增7個品種),康緣藥業(新增8個品種)。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實行將改變我國製藥行業的競爭格局,擁有海外上市品種的製劑出口企業將直接受益於免評價,推薦製劑出口龍頭華海藥業;cro行業麵臨擴容,推薦臨床cro龍頭泰格醫藥;藥用輔料麵臨洗牌,推薦山河藥輔。流通:“兩票製”和處方外流將持續利好國內醫藥商業龍頭和藥店零售龍頭,重點推薦老百姓。
醫藥商業潛力無限
醫藥商業板塊也最令分析人士看好。從二級市場來看,今年醫藥商業板塊表現最為強勢,以上漲11.78%跑贏行業與上證指數。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藥品流通企業表現搶眼,龍頭公司上海醫藥、華東醫藥、中國醫藥、國藥一致、瑞康醫藥等表現最為突出。隨著“兩票製”和營改增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行業並購整合將加速,行業集中度將得到提升,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增強,成長加速。此外,受益於分級診療和處方外流,醫藥零售行業有望加速發展,在整個藥品消費市場中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據了解,從2012年到2016年,全國前3的超大型批發企業(國藥、上藥、華潤)市場份額由28.8%提升至34%,前100名的大型批發企業市場份額由64%提升至70.9%,市場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預計未來幾年在“兩票製”政策推動下,全國性和區域龍頭批發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目前“兩票製”仍在落地過程中,尤其是部分發達地區醫藥大省尚未啟動,未來隨著政策不斷落實將繼續利好醫藥商業龍頭公司。對於醫藥商業的投資機會,研究人士看好“兩票製”和零加成最直接受益子行業,集中度提升,看好精耕細作地方醫藥商業市場的區域龍頭。建議關注擁有渠道優勢的全國或區域性龍頭,國企龍頭上海醫藥、國藥一致、民企龍頭九州通,地方器械流通龍頭瑞康醫藥,還可以關注從事創新業務gpo的嘉事堂。連鎖藥店:大型連鎖藥店進入資本市場,關注零售門店的整合,處方外流大勢所趨,推薦連鎖藥店龍頭一心堂,關注老百姓。
(原標題:景氣度回升 中報行情下關注龍頭醫藥股)
最後更新:2017-07-16 0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