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5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低波動率與紀錄高位股價 會因何而中斷?

  這是一個主宰全球市場,也同樣讓市場憂心的問題:推動波動率降至曆史低位和股價飆至紀錄高位的“金發女孩經濟”周期,是否會突然因為什麼原因而中斷?

  似乎是不會。美聯儲本月再度升息,並表示將很快開始縮減債券持倉,英國央行比10年來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升息,而全球經濟數據令人失望。

  正常來講,貨幣政策收緊或增長前景明顯惡化,至少相對於預期來說,會向投資者發出危險信號,並可能觸發波動率升高和股市回調。

  然而,美股隱含波動率卻處在曆史低位,美國、英國、德國和全球股市站在紀錄高點。全球股市勢將實現八個月連漲,創逾13年來最佳表現。

  市場每每下跌,都會迎來一波買盤,顯示對央行“賣權”的信念一如既往的堅定。從根本來講,即便美聯儲傳出陣陣“鷹聲”,投資者還是押注背後定有美聯儲和主要央行來撐腰。

  目前存在這樣一種認知,即央行將竭盡全力避免市場崩跌可能造成的金融和經濟傷害。本質上,這意味著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持續向金融資產注入流動性。

  這種看法源自美國債市。美國短期公債與長期公債之間的收益率差降至2007年以來最小。收益率曲線趨平表明,投資者完全不認為美聯儲將大幅收緊政策。

  *意料之外*

  主要央行投入數以萬億計的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刺激措施,已經扶助全球經濟和市場從2007-2009年的危機中反彈。現在的危險在於自滿情緒。

  鑒於收益率如此之低——這是央行大舉購債的結果,投資者投身正常情況下不會進入的市場或地區尋求回報,他們承擔了額外風險。估值被推高,泡沫正形成。

  過去一年,投資者曾麵臨著許多潛在雷區,包括英國退歐和特朗普當選帶來的政治衝擊,西方與朝鮮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以及歐洲多國舉行大選。

  其中有些風險並不像擔憂的那麼嚴重,有些風險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政治層麵的因素並未打亂市場,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和企業獲利增長一直表現不錯。

  全球經濟在穩步成長,據惠譽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增幅將升至3.1%,創2010年以來最快。據摩根大通,全球經濟波動率為40年以來最低。

  未來12個月,全球獲利料將增長約12%,為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

  但根據花旗的經濟意外指數區間來看,增長前景在本月變暗,至少和高遠預期相比是這樣的。

  美國和10國集團(G10)經濟意外指數料將出現六年來最大月度跌幅,英國指數料出現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美國和英國均將創下有史以來第三大跌幅。

  不過全球股市基本未受影響,波動率處於曆史低位。

  “波動率維持低位的時間越長,係統就會變得越脆弱,杠杆用的越多,就會有越多的人更接近風暴。”瑞銀財富管理投資官Mark Haefele稱。

  “真正的衝擊在於,假如人們開始相信,央行賣權不複存在。但我們還遠遠沒到那個地步。”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6 14:57:36

  上一篇:go 交易員正試探沙特捍衛油價的決心?
  下一篇:go 通脹幾時起? 把酒問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