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搜狐
基金周評:二季度基金盈利超1100億 貨基B類降門檻
本周,公募基金二季度報全部發布完畢,二季度板塊分化明顯,但基金整體依然實現整體盈利,數據顯示,116家基金公司二季度整體盈利1145.21億元,相較於上季度的1105.53億元略有提升,上半年公募基金整體盈利超2200億元。
具體到基金公司看,天弘基金整體盈利135.35億元,是二季度盈利最多的基金公司,華夏基金二季度盈利103.36億元,緊隨其後,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二季度整體盈利均超100億元,排名二至四位,此外,中郵基金等18家基金公司二季度虧損。
從單隻基金看,天弘餘額寶二季度規模激增2921.67億元,總規模達14318.05億元,盈利128.06億元,是二季度盈利最多的基金,華夏50ETF盈利24.41億元,華夏新經濟靈活配置、嘉實新機遇混合發起式、工銀貨幣等14隻基金二季度盈利超10億元;鵬華國防分級二季度虧損24.63億元,是二季度虧損最多的基金,富國中證軍工指數分級虧損24.00億元,前海開源中航軍工虧損13.36億元,三隻基金二季度虧損超10億元。
分類型來看,貨幣基金二季度整體盈利459.07億元,是最賺錢的基金品種,混合型基金盈利378.05億元,普通股票型基金盈利119.94億元,債券型基金盈利153.84億元,QDII基金二季度僅盈利13.39億元,ETF基金盈利101.22億元。
另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以來QDII基金收益繼續保持去年的領先優勢,平均上漲8.80%,高於股票型基金的6.33%和混合型基金的4.52%。隨著在海外上市的互聯網行業股票屢創新高,海外互聯網行業基金憑借搶眼的漲幅成為QDII基金中的佼佼者。此外,權益類滬港深基金共81隻,其中71隻基金在第二季度錄得正收益,占比近九成。
雖然板塊分化明顯,但偏股型基金尤其是次新基金整體表現優秀,截至7月26日,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整體取得了4.48%的正收益,其中,近100隻基金今年以來淨值漲幅超過20%。
具體而言,國泰互聯網+股票今年以來淨值漲幅達到了33.6%,暫居偏股型基金業績排名的榜首,此外,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華安策略優選混合、東方紅滬港深混合、嘉實滬港深精選股票以及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等5隻基金,今年以來淨值漲幅均超30%。
不過,據媒體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多是重倉大消費、新能源汽車、銀保等板塊的基金,而重倉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基金業績普遍表現不佳,公募基金創業板倉位也創下了近兩年半的新低。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二季度基金持倉中,創業板公司占比僅為14.83%,創下近兩年半以來新低。多隻創業板個股在今年二季度被公募基金不同程度地減持,部分個股更被直接清倉。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共持有571隻創業板個股,持倉市值總計為2610億元。但截至2017年上半年,創業板僅剩342隻個股被公募基金持有,持倉市值也大幅“縮水”至1057億元。
此外,有數據顯示,上半年除貨幣基金外,其他各類型基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淨贖回,4821隻基金中有3380隻(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份額縮水,占比70.01%。
貨幣基金是二季度份額增長最多的基金類型,二季度超六成貨幣基金份額增長,份額合計增長13731.40億份(匯添富收益快線貨幣A/B淨值為0.01元,若按1元計算,二季度公布二季報的貨幣基金份額實際增加9926.98億份)。
貨幣基金份額激增一方麵是因為股市震蕩,偏股基金業績頻繁“變臉”,另一方麵也因為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高,數據顯示,上半年絕大多數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4%,超八成貨幣基金每萬份基金收益超1億元。
若您翻看貨幣基金收益排行,各隻貨幣基金B類份額的每萬份基金收益往往是最高的,但B類份額此前隻針對大額資金,500萬元的申購“門檻”讓小散與貨幣基金B類份額無緣,不過,為了做大基金規模,多家基金公司也開始在B類份額上做起了文章,紛紛降低門檻吸引投資者。
據證券時報報道,近期出現專門針對機構等大客戶的貨幣基金B類份額降低門檻,從500萬降至100元水平,小散終於也能和機構同一福利。
(原標題:基金周評:二季度基金盈利超1100億 貨基B類降門檻)
最後更新:2017-07-30 1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