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強突”3300點 “慢牛”行情引分歧

在剛過去的8月裏,大盤在市場爭論中強勢突破3300點大關,而進入9月,市場仍然保持強勢。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 9月6日,A股更是進一步逼近3400點強,滬指日K線還收出四連陽,再創20個月以來收盤新高。

很多機構日前發布的研報中開始看多9月行情。 尤其10月將迎來十九大的召開, 市場看好行情值得市場期待。

然而,此前A股幾次試圖站穩3300點都受阻,此次突破3300點後能否繼續上攻?

“慢牛”行情存分歧

有券商根據A股曆史數據統計,近十年(2007年~2016年),A股在9月份的表現“漲多跌少”,“上證綜指、中小板、創業板指”除2008、2011、2016年,其餘的7年均是齊漲或結構性上漲。

記者注意到,自8月底以來,A股強勢反彈能否突破3300點引發關注:8月25日,在周期股板塊回暖和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的上漲下,滬指突破3300點整數關口,各指數也呈現全線上漲的態勢。當日,滬指大漲1.83%,報收於3331.52點;深證成指漲1.00%,收於10659.01點;創業板指則漲0.95%,收於1812.88點。

A股在2016年1月跌破3300點之後,在2016年11月底、2017年4月初曾兩次衝擊3300點關口,但均以失敗告終,而如今再次衝擊3300點成功,引發市場多頭情緒不斷升溫。

不過,當前機構人士對9月慢牛行情依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

對於近期A股行情創新高的原因,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向記者分析,這主要源於有基本麵的支撐,經濟數據比市場預期要好;同時,周期股環比業績改善幅度較大;再加上十九大即將召開,政策穩定預期較強等原因。並預計9月 A股整體呈現震蕩向上的走勢。

“當前市場趨好是因為經濟企穩、人民幣升值、上市公司業績好轉與長期資本入市等方麵利好市場。”對於近期市場上漲的原因,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對記者表示。

同時,李大霄認為,隨著A股市場漸漸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包括社保基金、養老金、公募、私募基金在內的長期資金入市布局的速度也在加快,從而為後續行情的持續走好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周期股從微利甚至嚴重虧損的狀態,將逐漸進入到盈利甚至巨幅盈利的狀態。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持類似看法:“市場已走出慢牛行情。此次A股突破3300點和2006年大盤突破1300點一樣擁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在楊德龍看來,雖然此次3300點大關的突破標誌著慢牛行情已經確立,在未來一年中有望慢牛加速,市場熱點擴散,行情由“慢”走“牛”,市場賺錢效應進一步增加。

但也有機構人士對後市持相對謹慎態度,認為需要警惕對市場的擾動。

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公開表示,近期支持行情持續反彈的主要條件來自於基本麵和盈利的改善趨勢,外部環境的相對平穩,以及監管政策對市場的穩定。而隨著市場反彈至相對高位區間,短期上漲可能會麵臨挑戰,9月末同業存單到期量較大,資金麵或有時點性緊張,需要警惕對市場的擾動。

網信證券有分析師也認為,從去年年底到今年8月底之前,市場的重要阻力均處於3300點附近,連續三次受阻之後,投資者已經普遍形成了3300點能否順利突破、突破後能否站穩並繼續向上運行的心理壓力,因此在指數突破3300點之後,整個市場自發做多的動力不足。

由此該分析師預計,市場短時間內仍然會以對3300點進行整固的行情為主,這也決定了市場在9月初有進行調整的要求。

關注金融、消費與周期行業

A股突破3300點之後,投資者投資什麼?受訪機構人士雖然對慢牛行情存在一定的分歧,但認為9月份仍存投資性機會。

楊德龍認為,大盤站上3300點,慢牛行情確立以後,其他板塊有望輪動,將不再表現為個別行情。投資者可以配置一些優質的成長個股和龍頭板塊,如大金融、大周期、大消費。

具體來看,楊德龍之前報告中多次提到,券商是可以抄底的板塊。因為在上半年券商股大幅下跌見底,市淨率(PB)隻有1.5倍,根據曆史行情1.2~1.8倍的波動來看, 在逐步確立慢牛行情之後,券商交易量有望持續抬升,兩融的餘額也會上升,所以後市券商或將有比較好的反彈表現;其次,消費板塊中的食品飲料旅遊酒店也有望擁有良好的表現。

軒偉則認為,考慮到目前市場存量資金充裕,賺錢效應持續,仍需積極關注結構性投資機會。在板塊上,他比較看好景氣趨勢向上的電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以及業績持續增長、估值已經部分消化的優質成長股。此外,消費領域業績增長穩健,臨近年底存在估值切換的投資機會。不過,周期股方麵,部分企業盈利較好,存在一定機會,但前期股價漲幅較大,需要謹慎操作,精選個股。

周期股業績今年迎來大幅度的改善:據公開數據統計,近期出爐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報顯示,采掘、鋼鐵、建築材料及有色金屬四大周期行業當期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幅均超過100%,合計淨利潤甚至高達1114.03億元。相比之下,在去年同期,上述周期行業則深陷泥潭,采掘行業整體虧損18.06億元。

最後更新:2017-09-09 20:09:54

  上一篇:go 科融環境陷強平危機 救命收購前途難料
  下一篇:go 沙特宣布暫停與卡塔爾一切對話和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