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格力電器“織網” 是該期待還是該打個問號?

2016年7月,董明珠宣布格力電器正式開始多元化時代,這相較其2005年幫助集團公司脫困而接手小家電業務已經過去11年。多元化發展已經使得格力電器業務範圍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產品序列由次前單一的空調已經發展成包括空調在內的生活電器、冰箱、手機以及裝備製造產品等。

或是頗有個性的董明珠並不滿足眼下的產品序列,繼去年格力有意收購珠海銀隆未果後,近期,格力電器正在積極舉牌專業壓縮機廠家海立股份、參與國內最大的汽車軸承生產基地之一洛陽軸承的混改。董明珠掌控的格力電器為何不滿足眼下的格局,偏要大踏步跨界呢?

左手海立股份右手洛陽軸承

格力電器去年收購珠海銀隆已經鬧的江湖一片混亂,如今針對海立股份的舉牌行動又引起了監管層的密切關注。9月21日,海立股份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要求其對格力電器是否會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作補充披露。就在同一天,格力電器發布了《關於公司持有海立股份達到5%比例的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稱8月29日至9月6日期間,格力電器透過二級市場買入海立股份總股本5%的股票。在公告的後續事項中,格力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格力電器不排除進一步增持海立股份的股份的可能性。”

其實,格力對海立股份的投資,從產業協同角度看,不僅有利於海立股份,且對格力電器現有空調主業也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最為重要的是,還和董明珠所鍾愛的新能源汽車形成了配套條件。資料顯示,做為格力電器的上遊產品供應商,海立股份的戰略定位就是“成為旋轉式壓縮機市場領導者”。其在2016年年報中明確自己除了從事空調壓縮機生產外,還積極涉足新能源車用壓縮機領域。汽車空調壓縮機在2016年新能源客車領域市場份額占有率約為20%,在新能源車乘用車市場份額占有率約為1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海立股份曾計劃2017年實現新能源車用壓縮機產品銷售翻倍(2016年總計銷售8.1萬台),可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僅銷售了2.37萬台,與預期差之甚遠。

相較舉牌海立股份目的之明確,格力參與洛陽軸承混改是否也有產業協同的目的在目前看來仍是一團亂麻,因為格力電器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參與河南省屬企業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製改革”一事目前還僅僅隻是意向,另外,其在“洛陽自主創新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中所起的也隻是牽頭作用,全部投資並非僅由格力電器一家公司完成。最為重要的是,該項目目前仍處於規劃階段。

“格力電器的高管們一直強調產業協同,該公司所發力的產業大多有技術或業務交集。無論是持股海立股份,還是意向參與洛陽軸承混改,都反映出格力電器往上遊走的動向。”對於格力近期的主動出擊,資深市場投資人士陳紹霞對《紅周刊》記者如是說。

格力的“牌麵”

從格力電器目前主營產品看,其涵蓋了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生活電器、工業製品、手機等產品。下轄淩達壓縮機、格力電工、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智能裝備、精密模具、再生資源等子公司。其中格力手機於2015年麵世,2016年實現二代手機量產。2015年,格力趁著市場高度關注智能製造概念,設立了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力智能裝備(武漢)有限公司,這3家公司發力方向為智能裝備。2016年初,格立又設立了格力精密模具(武漢)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發力方向為精密模具。

動作雖快捷,然而事實結果卻很平淡。隨著時間的推移,格力2017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空凋業務收入高達546.37億,收入占比78.03%,而被格力電器要求大力發展的智能裝備僅實現營業收入9.62億元,收入占比1.37%,其他業務收入為26.84億元,收入占比3.83%。

僅從上述數據看,今年中期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線仍然是一枝獨秀,而空調以外的生活電器、運作3年的手機,以及新近兩年正式打入市場的智能裝備和精密模具業務,在營收規模上仍是小眾群體。

陳紹霞認為,僅從財務角度來說,格力電器的小家電、智能裝備等盈利能力並不出色,但投資者不能因為格力電器新興業務的弱小而徹底否定掉格力電器多元化的方向,“任何一個企業在經營過程都有一個試錯過程,沒有人能夠在試錯過程中很平坦不走彎路。”

格力電器的幾種可能

陳紹霞指出,格力堅持了多年專業化發展,至今幾乎占據了空調市場40%的份額,是全國最大的空調企業和空調產品最賺錢的企業。“反過來,空調市場正觸及天花板,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速緩慢。格力電器在空調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受限,加上手中有1053億現金,那麼它有動力搞多元化。這可以理解。其實,董明珠依然強調專業戶,要求在單品上做出品質來。”

有媒體報道稱,在智能裝備領域,經過5年發展,格力已完成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2016年,格力通過自主研發製造的智能裝備,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10.5%。

對此,陳紹霞表示,格力電器生產製造體係的自動化改造進行得比較好。“近期,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帶隊訪問格力,主要看的就是智能裝備和精密模具。”盡管相關產品的出貨量還較少,但若體現出較好的性價比則很可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還有一種可能是,格力電器的汽車空調加速打入汽車市場。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和珠海銀隆累計關聯交易8.87億,簽訂合同金額達65.25億元,相互采購的產品涉及智能裝備、模具、鑄造、汽車空調、電機電控等。格力電器透過珠海銀隆推動汽車空調出貨,這不僅僅是基於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的緊密關係,還有切實的技術換代的刺激。如今,格力電器對海立股份的舉牌,透露出格力電器擴大汽車空調銷售規模的意願。但讓人擔憂的是,珠海銀隆能擔起格力進軍汽車空調示範的重任嗎?畢竟至今為止,珠海銀隆還沒有乘用車生產資質。

對當前的格力電器多元化,曾有媒體采訪格力電器前董事長朱江洪,但朱江洪沒有給予回答。在朱江洪時代,朱江洪“錯過了”造車、太陽能、筆記本電腦等潮流,原因是朱江洪擔心重走春蘭老路。春蘭在1994年上市後就開始多元化,至2005年,公司先後介入摩托車、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等眾多領域,最後導致曾經在空調市場占據30%市場份額雄踞行業老大的春蘭空調大幅萎縮,以致默默無名。而春蘭眾多新業務,除個別的紅極一時,大多發展為公司的負資產,春蘭公司陷入越做越小的困境。朱江洪希望在一個領域內建立製高點,並實現穩健成長和企業長壽。

如今,個性鮮明的董明珠以及格力電器正在積極尋求企業做大做強、專業化與多元化之間的平衡點,這對於1954年8月出生,如今已經63歲的董明珠而言,要在退休前實現把格力銷售額做到2000億的目標,留給她的隻剩下4年時間。

“如果單純以規模為目標是無意義的,對企業和投資者有害無益。”陳紹霞認為,格力電器多元化之路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最後更新:2017-09-23 13:02:52

  上一篇:go 上海17家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停業 高管不得離滬
  下一篇:go “雙創”可轉債試行細則出台 新三板企業限於創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