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全球主要央行收緊政策 新興市場卻在降息?

摘要

7月份降息的新興市場央行數量連續第四個月超過加息的央行數量。

  參加今年傑克遜霍爾會議的全球主要央行的決策者們可能在思忖,如何退出實施了數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不過,新興市場的幾位央行決策者正在考慮反其道而行之——降息。

  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顯示,7月份降息的新興市場央行數量連續第四個月超過加息的央行數量。這一主要由巴西等拉美國家推動的趨勢正在向亞洲蔓延。

  眼下降息似乎存在風險。近年來新興市場實施的相對高利率幫助其吸引了境外資金,這是主導全球市場“追逐收益”現象的一部分。今年新興市場資金流入強勁,據澳新銀行的數據,2017年前七個月,外國投資者向印度債市淨投入175億美元,淨買入84億美元印尼債券。

  不過,目前新興市場相對於發達市場的利率優勢似乎已時日不多。美聯儲似乎仍致力於加息,歐洲央行則可能在秋季時縮減資產購買計劃。

  即便如此,多種因素使得新興市場的央行行長們自信地認為,他們能夠在不給經濟造成過度損害的情況下降息,或至少不進一步收緊政策。印度和印尼等國家的低通脹給予決策者采取措施促進經濟增長的餘地。

  而且,亞洲一些國家的降息舉措並未產生負麵影響,也沒有證據表明降息將刺激資本大規模流出。自上周二印尼央行做出降息決定以來,印尼盾兌美元僅微跌0.1%,年內仍累計上漲0.9%。在周二降息當日,印尼盾兌美元上漲了0.7%。

  外匯交易商指出,市場並未對這些央行降息舉措做出激烈反應的一個原因是:即便經曆了近期的降息,印度基準利率仍高達6%,印尼基準利率仍達4.5%。Capital Economics編製的數據顯示,印度和印尼的政策利率是該地區國家當中最高的,在全球新興市場中則位列第八和第十高。這使印度和印尼貨幣和債券對追求收益的投資者仍構成吸引力。

  當然,投資者不擔心亞洲國家降息的另一個理由在於,亞洲良好的經濟增長水平意味著,鮮有人認為亞洲國家需要協同放鬆政策,即便是印度和印尼這樣的國家。

  不過,在不引發資本流出的前提下,一些主要央行並沒有相同的降息空間。舉例來說,韓國基準利率僅為1.25%,與美聯儲1%-1.25%的目標利率區間大致相同。

  所以,還有哪家央行年內可能會降息呢?荷蘭國際集團駐新加坡的亞洲研究主管Rob Carnell指出,最近泰銖升值打擊了泰國出口業。Carnell認為泰銖是目前被高估最嚴重的亞洲貨幣之一,而泰國當前的經濟增速和通脹率均處在低位。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28 20:52:53

  上一篇:go 美國這一舉動為什麼會讓投資者惶惶不安?
  下一篇:go 丹斯克:美/日短期內有望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