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
搜狐
可以給孩子一個“放養式”的童年嗎?
說到教育,我們最常聽樂道的莫過於育中國式的“填鴨”式教,與西方式的“放養”式教育。即使在如今許多家長眼中,他們不支持“填鴨式”這種高強度不斷輸入的教育模式,也迫於孩子身邊的同齡人都處在這種陀螺一樣的生活之中,為避免自己的孩子落後,而不得不給孩子上更多的課,導致孩子從周一到周日,從早上到晚上都在補課,補數學,補語文,補英語,補化學等各種補。
這樣的補課是孩子吸收得了嗎?反而造成了很多青少年過早的近視,駝背。我們心疼活潑天真的小孩子整日隻能坐在教室裏,背著重重的書包將最好的年華過得單調重複,於是我們開始羨慕起西方式的“放養”教育。那些等在學校門口接孩子的家長碰在一起最常聊的莫過於“你看人家外國人從小就可輕鬆了,我們這裏不行,大家都這樣,我們不這樣又怎麼辦呢?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今天,筆者帶大家走近真實的外國人的“放養式”教育,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我們所向往的,崇拜的西方教育,究竟是怎樣的呢?
家庭案例:
父親:芬蘭人,諾基亞高管,47歲
母親:芬蘭人,銀行工作人員,42歲。
大女兒:Kiia,13歲,中文,法語,西班牙語,芬蘭語,瑞典語,英語,均達到可以無障礙交流書寫水平,愛好體操,獲過歐洲大獎。
二女兒:Sara,11歲,中文,德語,芬蘭語,瑞典語,英語流利,愛好打籃球,誌向:18歲後去美國當海豚馴養員。
三兒子:Juuso,9歲,芬蘭語瑞典語英文流利,有一定中文基礎,愛好打冰球。
芬蘭隸屬北歐四國,這裏的高福利政策享譽世界,因此人們生活水平基本都很好,哪怕是諾基亞的高管和清潔工工資也差別並不大。即使在這樣的地方,芬蘭人也有保持自己競爭力的概念。他們深知隻有不斷學習,不滿足於現狀,才能不落後。這家人曾經在中國生活7年的時間,回到芬蘭之後,母親給孩子們請了中文教師,以便他們如果日後選擇回到中國,語言可以很輕鬆再拾起。交流在他們看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掌握語言就是其中的核心。和澳洲人的教育思路一致,他們覺得語言主要是靠互動,而不是讀書。在和老師不斷的用這些語言講話的過程中,他們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就會提升。正如我們給外國人學習中文的語法書,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會這樣去學。當然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自主意識,有的時候他們會反抗,不願意學習,甚至和父母吵起來。如果是中國家長,這個時候可能要來武力製裁,畢竟大家腦子裏還有點“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想法。然而這家芬蘭人的做法令人詫異。他們選擇和老師以及孩子坐在一張桌子上,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要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有的時候是用學習的語言玩遊戲,有的時候是戶外活動,有的時候是做飯。這樣各種各樣新奇的方式可能大部分中國老師要崩潰,因為這完全動搖了在中國,老師給家長匯報孩子的情況,老師決定一切的狀態。在芬蘭,老師可能也會被“折騰”。孩子18歲之後可以選擇獨立,獨立居住,獨立供養自己,Kiia和Sara現在就開始計劃起了十八歲後的生活,Sara的想法是去美國當海豚馴養員。父母如此大力投入,給他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最後孩子自己要去當馴獸師?這在中國家長眼裏隻當是小孩子天真的想法。不過,在被灌輸學習,補課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賺錢這樣從小的教育觀念下,也很難有中國小孩提出自己要去當馴獸師。然而,多年以後再見Sara,她應該已經是一名馴獸師。
所以,真正的“放養式”童年可能和我們想象之中相距甚遠。這個時候孩子們可能要歎一口氣,原來就算生在國外也不能每天打遊戲玩泥巴啊!是的,“放養式”並不代表家長真的就撒手不問,任由孩子。而是聽取孩子的意見,在有益於孩子全方位發展的基礎上,選擇好的教育方式,寓教於樂。開發孩子的肢體,嘴巴,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出有獨立人格的新時代好苗苗!
願每個家長都可以給孩子這樣一個“放養式”的童年,讓孩子在身心健康中,學以致用,所有所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新東方酷學酷玩夏令營,主張“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教學理念,現在已經成為孩子們假期必來的“聖地”。在這裏,孩子們會遇到
專業、敬業、高顏值、高素質的教師
與老師亦師亦友,孩子在這裏不僅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受到尊重與重視,激發自己的潛力。
輕鬆活躍、積極表達自己想法的輕鬆課堂
幹淨、整潔、寬敞,設備齊全,很有國際範兒營地
家長與孩子們的喜愛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認可!
來酷學酷玩夏令營,是孩子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點擊“優能學習營”可為報名體驗酷酷的夏令營哦~
越早報名越優惠!
推薦課程:酷學酷玩夏令營
(責任編輯:李遠航)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