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海爾百億投資落子上海

海爾項目落戶鬆江後,一期總部和研發核心選址在中山板塊,麵積在181畝地。三方協議顯示,海爾集團在鬆江的投資包括一個總部和六大核心功能板塊的建設,“一個總部”是海爾集團的上海區域總部,“六大功能板塊”包括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中心、國際高端家電品牌中國總部及銷售中心、產業投資基金、雙創基地(海創匯)、海爾智穀、海爾智慧供應鏈基地。

近日,海爾簽約落戶上海,引發各方關注。根據海爾集團、鬆江區政府、臨港集團簽署的三方協議,海爾將投資100億元以上,建設青島以外首個區域總部和六大核心功能板塊,打造全國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標杆項目。

“海爾轉型,落子上海,展現的是不一般的眼光和價值。”業內人士這句點評,讓我們不禁好奇:轉型中的海爾集團為何選擇落戶上海鬆江?落戶後,這裏將“勾畫”出一幅怎樣的高端智能製造圖景?

探索智能製造新模式

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如果你認為海爾還是原來的電器產品商,那你就“OUT”了。

其實,海爾已是國內乃至全球智能製造的引領者。不久的將來,在G60鬆江科創走廊,海爾將形成一條互聯網工廠示範生產線,讓家電的私人定製服務走進上海。

比如,建設一條10米長、6米寬的實體冰箱互聯工廠示範生產線,聽起來平常,卻有著推動產業變革的深刻內涵。在這條生產線上,企業和工人不再是產品生產的唯一主導者,原本處在末端的消費者,同樣也是產品的設計者和生產者,根據個人喜好進行冰箱的私人定製。

首先,消費者在移動終端上登錄海爾定製平台,提出自己的定製要求。隨後,這些信息被下達到工廠,生成訂單。另一頭,工廠的智能製造係統自動排產,並將信息傳遞到各個生產線。經過智能匹配、柔性裝配、模塊裝配、用戶定製、智能插單、智能檢測、定製交互等7個工站,13個節點,訂單的全程直觀地呈現在眼前。隻需短短幾分鍾內,一台私人專屬定製的冰箱微縮模型就成型……

從“大規模製造”轉為“規模化定製”——目前,海爾已站上了世界智能製造的第三極。此前,世界智能製造的兩極已經形成,一邊是代表德國“工業4.0”的西門子Predix 平台,一邊是代表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的通用電器公司MindSphere 平台。

海爾集團從2005年起開始推行“人單合一”智能製造模式轉型,將多年探索積累的技術、標準、知識等成果進行軟件化的集成處理,打造出了COSMOPlat這朵智能製造的雲,開創了用戶與製造緊密連接的智能製造模式。2016年,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2016億元,實現利潤203億元,同時線上交易額實現2727億元。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16年海爾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10.3%,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

現在,每年有眾多企業到海爾學習交流“人單合一”高端智能製造模式。

打造“上海創造”高地

“之前,聽說海爾要在全國布局選址,我們立刻飛到了青島的海爾總部。”鬆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告訴記者,通過深入洽談,海爾對G60鬆江科創走廊的認識不斷提升,短短三四周的對接後,雙方就敲定了落戶上海鬆江的方案。

他介紹說,這一兩年,G60上海鬆江科創走廊的集聚度、辨識度不斷提升,今年以來更是“喜事連連”,正泰啟迪智電港、清華啟迪科技園二期、修正生物醫藥基地、科大智能天安智穀等一批實體經濟和先進製造業的重大項目先後落地和開工,預計總投資超過610億元。

在整個鬆江區,科創拉動實體經濟發展也成效顯著。據介紹,上半年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6.63億元,增長284%;工業稅收139.56億元,增長62%。

有業內人士分析,“海爾選擇G60鬆江科創走廊,實際就是選擇了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定位和良好的環境。”到目前為止,G60上海鬆江科創走廊範圍內還集聚了庫卡、柯馬、偉本等130多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人工智能和智能製造產業具有了不錯的基礎。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表示,通過建設上海區域總部,海爾希望能夠在全球率先引爆物聯網時代。海爾集團戰略部總經理張玉波說,選擇落戶上海,既著眼於海爾自身的國際化戰略,也將進一步借助上海在人才、信息、金融、產業集聚和對外合作方麵的優勢,大力發展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依托的智能製造。

一句話,海爾選擇落戶上海,尋找的是轉型出發的新港灣,也是走向世界的平台。

而海爾探索的智能製造模式,也正是上海新型產業體係所需要的。對這次簽約,上海方麵希望雙方的全麵合作加快推動“上海製造”邁向“上海創造”,為上海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和全球先進“智造”高地、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以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吸引更多創新企業集聚

鬆江方麵對海爾落戶,更看重的不在於稅收,而在於其影響力。希望藉此今後能吸引更多創新企業集聚而來。

據了解,海爾項目落戶鬆江後,一期總部和研發核心選址在中山板塊,麵積在181畝地。三方協議顯示,海爾集團在鬆江的投資包括一個總部和六大核心功能板塊的建設,“一個總部”是海爾集團的上海區域總部,“六大功能板塊”包括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中心、國際高端家電品牌中國總部及銷售中心、產業投資基金、雙創基地(海創匯)、海爾智穀、海爾智慧供應鏈基地。

“我們將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輸出智能製造領域的產品與服務,推動鬆江和上海的製造業企業實現快速轉型。”海爾集團負責人表示,在鬆江建設COSMOPlat示範線展示中心的基礎上,未來將根據實際發展情況,規劃投資建設海爾智能製造互聯工廠。

目前,海爾COSMOPlat這朵匯聚了海量資源的雲,已啟動社會化服務,開放給中國所有的製造企業,為企業提供互聯工廠模式、大規模定製方案、大數據服務、網絡協同製造、智慧知識服務、檢測與認證等八大生態服務。除家電行業,這一模式至今也已有效推廣到電子、船舶、紡織、裝備、建築、運輸、化工等7大行業。

在落戶G60科創走廊後,COSMOPlat將借助上海經濟、人才優勢,打造全球引領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輸出平台,服務於G60科創走廊上的製造企業。不僅如此,海爾集團、鬆江區政府、臨港集團還將共同探索成立工業互聯網投資基金,主要麵向COSMOPlat平台生態企業、智能製造轉型提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孵化培育,基金預計總規模2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

(原標題:百億投資落子上海,不一樣的海爾會帶來什麼)

最後更新:2017-07-14 10:23:32

  上一篇:go 發改委:下半年豬價仍將維持偏弱走勢
  下一篇:go 新華社:增加租賃住房 遏製投機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