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發改委:下半年豬價仍將維持偏弱走勢

7月14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發改委發布《上半年生豬價格情況及後期走勢分析》,分析指出,今年以來,由於生豬市場供應相對較為寬鬆,生豬價格總體呈持續下跌走勢。預計下半年市場供給將繼續穩步增長,豬價仍將維持偏弱走勢。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整體呈下降走勢。6月底,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公斤為14.02元,與去年底相比價格下降約20%。分時段看,春節前,生豬價格延續上年四季度價格走勢,繼續小幅上漲;節後持續走低,尤其是進入5月份跌速明顯加快,月累計跌幅超過13%;進入6月中旬,受南方地區持續大範圍降雨天氣使生豬跨地區調運受阻影響,價格企穩並回升,至月末累計上漲4.39%。

從當前生豬生產等方麵看,近期生豬價格上漲屬於價格下降過程中的小幅反彈,預計下半年市場供應會進一步增加,豬價整體仍會呈下降趨勢。

(一)生豬供應由偏緊向相對寬鬆方向轉變,市場下行壓力較大。去年下半年以來,生豬生產形勢逐步向好,市場供應正由偏緊向相對寬鬆方向發展。據農業部門統計,今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生豬累計屠宰量8657萬頭,比去年同期增加0.9%,其中3月份以來屠宰量逐月增加,同比增幅在12%-24%之間。雖然年初以來養殖效益出現下滑,但養殖戶對後期生產仍然有較高的期望,特別是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擴張布局一直在持續。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養殖上市企業新建的養豬項目已超過900萬頭,預計生豬產能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密集的釋放,市場供應將會較為寬鬆。

(二)飼料成本降低及豬肉進口數量較多為豬價下行提供了空間。今年以來,豆粕、麥麩等飼料價格不斷下跌,其中豆粕價格累計跌幅超過20%。玉米價格受種植麵積調減影響略有上漲,但仍處於較低價位。飼料原料價格低位運行,在減輕養殖成本壓力的同時,也為豬價下行創造了條件和空間。雖然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持續走低,但由於進口豬肉仍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豬肉進口量仍保持著穩中略增態勢。1-5月份豬肉進口累計為57.2萬噸,同比增加0.72%;預計後期豬肉進口量將會保持在高位。

(三)季節性和節日因素將對豬價上漲有所拉動。秋冬是豬肉消費旺季,傳統節日相對集中,尤其是年底前後南方居民製作臘肉,肉製品加工企業加大備貨,市場需求將會明顯增加,從而會帶動生豬價格出現一定上漲。預計四季度隨著消費需求增加,豬價會出現階段性小幅反彈。

分析建議,加強生豬市場調控,確保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總體看,今年下半年生豬供應將呈相對寬鬆格局,除冬季南方醃製臘肉和節日因素影響外,豬價仍存在下降壓力。後期要密切關注生豬市場變化,充分發揮政府對市場的調節職能,加強農產品信息服務體係建設,利用媒體等權威信息平台發布信息,讓養殖戶能夠及時、全麵、準確地了解生豬生產、消費與市場價格走勢等各類信息,引導養殖戶準確判斷市場走勢,合理調整養殖規模。要充分運用好凍肉儲備的吞吐機製加強對市場的調控,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保持合理的凍豬肉儲備規模數量的同時,要支持骨幹企業建立商業儲備,構建多元儲備機製;同時要及時調整豬肉進出口策略,嚴格控製豬肉進口,對走私豬肉等予以打擊。

切實抓好生豬疫病防控工作,減輕疫病對豬價波動的影響。今年南澇北旱情況重於往年,洪災後極易造成牲畜疾病的發生和流行,相關部門要積極做好生豬防疫宣傳和指導工作,認真抓好防疫滅病工作,各項防控措施要落到實處。受災地區要極時開展對養殖戶的防災、減災和生產技術指導,做好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及時發現和排查疫情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置,防止疫病擴散蔓延。

提高市場風險抵禦能力,增加養殖效益。一是以轉變生豬生產方式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養殖經營主體、健全養殖業社會化服務體係,盡快實現由分散的小群體飼養向家庭農場、標準化養殖、生態化養殖和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升級,提高養殖業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減少生產盲目帶來的價格波動。二是鼓勵產銷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機製,支持和引導養殖場(戶)與屠宰加工企業、超市、批發市場等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係,發揮農村經紀人、產銷合作組織的作用,積極拓展銷售渠道。三是要進一步完善生豬保險體係。在繼續落實好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的同時,充分發揮各級財政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範圍,特別要將廣大散戶、小戶納入投保範圍,有效降低養殖戶市場風險。

最後更新:2017-07-14 10:23:32

  上一篇:go 新華社:增加租賃住房 穩定市場預期遏製投機炒作
  下一篇:go 海爾百億投資落子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