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遏製金融領域利益輸送 監管矛頭直指公款存款

銀監會近日出台新規,要求規範公款存款業務,明確提出兩點新要求——“回避原則”和廉潔承諾,將矛頭直指金融領域的利益輸送問題。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擔任山東省省長時,就進行過省內公款存放專項整治。這次站在銀監會角度出台這項政策,意圖在進一步遏製金融領域的利益輸送問題。

“當前,個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獲取公款存款,采用利益輸送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破壞廉潔從業風氣和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據了解,2015年,郭樹清在山東曾部署開展專項清理整頓工作,規範黨政機關及國有企業事業等單位公款存放行為,防止發生利益衝突和利益輸送問題。那次清理的公款範圍,與此次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財政保障、補助的各級黨政機關及單位的資金,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管理的資金。

從一些公開的腐敗案例情況看,不少國有資金在銀行的存放多半“靠關係”,有些地方往往由“一把手”說了算。一些領導幹部家屬子女“以權經商”、“以權吸儲”,把公款存放到領導幹部親屬所在的或指定的銀行,其親屬因此獲得高額獎金、提成加薪和職位晉升回報等,這存在嚴重的利益輸送甚至貪腐現象。可見,公款存款有巨大的權力尋租空間。

6月底出台的新要求,正是對機構“攬存大戰”提前打了一個“預防針”。6月底到了,央行二季度MPA(宏觀審慎評估體係)大考臨近,而監管政策對銀行同業和資管業務的態度趨嚴,擠壓了銀行的批發性融資業務,銀行對於核心負債的渴求較以往更甚。

“今年不是存款競賽,是大家都在搶存款。”一位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說,“現在主要是對國庫現金定存和政府存款的爭奪”。目前,銀行對於資金的渴求,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一步步增長,而 “攬存大戰”的戰場也從普通居民存款拓展到各類組織資金。一直以來,公款存款因有金額大、成本低、穩定等特點,成為各銀行吸儲大戰的必爭之地。

其實,各級政府已集中出台了一些公款存放的具體要求,而且公款競爭性存放已是通行做法。公款競爭性存放是指行政事業單位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確定公款存放銀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確保單位資金安全和日常支付流動性需求的前提下,實現資金保值增值。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地方仍然多次爆發廉政風險。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公款存放銀行裏有單位領導幹部親屬供職的情況仍然比較普遍。此次銀監會通知要求簽字背書,做出專項廉政承諾,具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

(原標題:遏製金融領域利益輸送 監管矛頭直指公款存款)

最後更新:2017-06-28 09:02:49

  上一篇:go 蘋果或收購眼球追蹤設備製造商
  下一篇:go 早間公告:未名醫藥等買方團擬8美元/股要約收購科興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