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靠在農村刷牆,這個村娃年入千萬元,公司估值10億要做農村的“阿裏巴巴”!

作者 | 江直豎

來源 | 商界洞見(ID:biz998)原創作品,轉載請聯係topceo6或評論留言。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敏銳察覺到農村的新變化新需求,曾經的農村娃用自己聰明才智實現了成功,也回報了農村。

正文

他發現,農村仍像信息閉塞的“孤島”

今年40歲出頭的胡偉,來自河南駐馬店史莊村。少年時,家裏窮得沒電視他就聽收音機獲得信息,那時他聽著收音機,對裏麵講的國外互聯網發展十分著迷。

1995年,這個爭氣的農村娃考上了吉林工業大學(2000年合並至吉林大學),報考的就是計算機係。

“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村裏很多人幫著湊錢,沒錢的端來一盤餃子。”後來他回憶,從那時起他就暗暗發誓,將來要為落後貧窮的鄉村做些什麼。

大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他到聯想待了兩年。但是進入一家大公司當一顆小小螺絲釘,並不是他的誌向。

2001年,他一咬牙離開聯想打算自己創業。在那之後,他倒騰了好多生意。

彼時,國家推行 “家電下鄉”政策,中影集團每個月都在全國各地64萬個行政村放一部露天電影。胡偉的公司接了部分這些業務。

從2009年做到2012年“家電下鄉”政策結束前,胡偉他們一共到農村放了320萬場電影,也走遍了全國的幾個重點省份的農村。

這過程中,他發現盡管城鎮裏的娛樂休閑、生活方式已因互聯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農村卻仍然像一個個信息閉塞的孤島。

農村網站初始:養豬、種植、婚戀、尋人

他決心把互聯網引進農村,讓農村人也能享受互聯網的便捷。

說幹就幹。2010年,胡偉仿照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創建了針對農村地區的社交平台“村村樂”。

在這個網站上,有全國各地各個鄉村的主業,供網友交友、曬照片、寫日誌、發布供求信息。

當時智能手機剛剛興起,農村網民還沒有很多。

為了打開知名度,胡偉有意識地吸引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等從農村出去的第一批成熟網民熟悉論壇,再通過他們口口相傳,網站的名氣漸漸大起來。

一開始,各地村民在網站上分享豬怎麼養、荔枝怎麼種,還有交友的、婚戀的、尋人的。

2013年,一名90多歲台灣老兵抱著試試的心態,在“村村樂”上尋找他在大陸的弟弟,一個多月後竟然奇跡般地找到了。

網站的人氣越來越旺,這時有一個家電的企業找到胡偉,問他能不能幫忙做一個市場調查,了解下電視機在農村的銷售情況、村民的購買喜好等。

胡偉接下單子後,發動那些在農村的網民們,按計件付款的方式,讓他們幫忙做問卷調查。很快這個單子就完成了,不僅那些幫忙的網民賺到了錢,胡偉的公司也開始有了第一筆收入。

看到胡偉在農村的執行力這麼強,這家電企業又找到他,問能不能在農村做廣告。

在農村,廣告通常是刷在牆上的。“一般是刷在小賣店對麵的牆上。”胡偉說。

他將這份“刷牆”的工作發布在“村村樂”上,村民可以自己報名來“接活”。為此,胡偉和他的團隊還開發了一款手機應用,接了活的村民要定期拍照反饋,看牆上的廣告還在不在,如果不在了就補上。

每個村選個“站長”解決實際問題

為了更好地深入農村,胡偉在網站設立了站長製度。

從村支書、大學生村官和在外的農民大學生體中,每個村選取一位負責人來管理該村上網用戶,同時承接“村村樂”發放的刷牆、拉橫幅等“任務”。

“這群人在當地具有較高的口碑和可信度,同時也更了解那個村的情況。”

每個村有一個站,每個站都有站長管理。

這些站長通過承接上遊下派的任務獲得雙重收益:

一是經濟利益,在河南一些大的縣城,一個站長一個月獲得的額外收益可以達到七八千元;

二是心理上的滿足,因為借助網站幫本村村民解決實際問題,不少站長漸漸成了本村的意見領袖和信息集散中心,這讓站長們都覺得很是興奮。

300元一麵廣告牆,阿裏京東都找他

胡偉認為,比起城市寫字樓動輒數萬元一個月的廣告,農村平均300元一麵牆,廣告可以投放3個月,農村裏的“牆體”價值顯然更大,宣傳效果顯然更好。

許多的品牌也開始意識到農村市場的重要性。據說“三株口服液”最鼎盛的時候,都把廣告都刷到了農村的豬圈上。

對胡偉來說的重要轉折是在2014年。當年電商巨頭阿裏巴巴上市,馬雲高喊“未來的行業爆發點在農村”。幾乎與此同時,阿裏、京東、蘇寧都親赴農村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刷牆大戰,農村刷牆廣告一家比一家厲害……

巨頭們的戰爭,反而給在農村市場深耕多年的胡偉帶來機會。

“我們在村兒裏有人。”胡偉說,當巨頭們要在農村投廣告時,“村村樂”比起一般的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站長和龐大的農村網民。

“我們直接向企業提供詳細的鄉村名單,再將客戶想要投廣告的區域發布到網站,並通知這個區域的網絡‘村官’來完成任務。”

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胡偉的“刷牆”生意越做越好,客戶絡繹不絕找上門來做廣告。

每年已上千萬營收,估值達10億

現在,胡偉的業務已經從刷牆,滲透到了“三農”領域的各個毛細血管,如化肥直銷、招工信息和農村金融等業務。

村村樂與小賣部的合作形式也是多種多樣。

例如,為小賣部提供免費WiFi、讓村民與互聯網連接;小賣部使用村村樂品牌,幫忙發張宣傳頁、門口放場電影、聯合上遊廠商做一些免費試用品;門口豎廣告牌……

現在,村村樂每年約有上千萬元的營收,業務能覆蓋全國64萬個村莊,門戶站長共計32萬人。近幾年,村村樂一度受到資本的追捧,甚至被VC估值10億元。

而通過“村村樂”網站接任務賺到錢的村民,大概有10萬人,利用農閑時間他們接任務“刷牆”等,平均每人每年最少賺1000元,最多的一年賺了10萬元。

除了創始人胡偉,後來加入進來的運營總監陳吉巒、齊得鈞,他們都是地地道道農村孩子,分別來自浙江農村,福建農村和河南農村。

“我希望把它建成農業的阿裏巴巴 。”胡偉說。

毛主席說過:“得農村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胡偉的身上同樣適用。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敏銳察覺到農村的新變化新需求,曾經的農村娃用自己聰明才智實現了成功,也回報了農村。

“講述有溫度的商界故事”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最後更新:2017-08-31 13:19:47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紀錄片首次曝光,看哭所有創業者
  下一篇:go 阿裏巴巴PK亞馬遜,你最看好的電商平台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