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力帆汽車困境重重掙紮自救:屋漏偏逢連夜雨

編者按:7月6日,工信部公布了第2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同時公布了一批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的相關企業和產品名單,並宣布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生產銷售。《公告》涉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多達243家,涉及的車型有3025款,主要為新能源客車及新能源專用車。據統計,被暫停生產與銷售的新能源客車有2028款、新能源專用車843款、新能源乘用車154款(統計車型不包含混合動力車型).

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多新能源車型的生產銷售被叫停?車企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又將如何應對?本期專題,將一一解答。

“押寶”新能源紅利

監管愈加嚴苛力帆汽車如何翻盤?

受乘用車銷量下滑、新能源騙補受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力帆股份乘用車板塊(以下簡稱“力帆汽車”)上半年銷量情況並不樂觀。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77.SH,以下簡稱“力帆股份”)7月11日披露公司產銷快報。快報顯示,在新能源汽車方麵,受2016年財政部新能源汽車專項補貼檢查的影響,力帆股份下屬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資質至2017年5月初恢複,在此情況下,力帆汽車新能源車型1~6月的累計銷量為1624輛,同比下降59.21%。

“屋漏偏逢連夜雨”,工信部公布第2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其中3025款新能源汽車因不符合《公告》管理規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生產、銷售,其中涉及到力帆汽車的多款車型。對此,針對上述兩個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采訪力帆汽車,對方坦言道,“因為5月初才恢複新能源補貼申報資質,影響了公司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而對於被叫停的車型,力帆汽車解釋道:“這幾款車型是因為技術升級而淘汰的老產品,不存在整改。”

不過,即便不存在對車型的整改,力帆汽車仍需要麵對如何擺脫“邊緣化”的現狀以及使得銷量回歸正增長等問題。

困境重重

對於力帆汽車來講,2016年乃至今年的上半年,發展都不太順利。

力帆股份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在新能源汽車方麵,今年6月力帆汽車新能源車型的銷量為216輛,同比下降90.95%,而力帆汽車上半年新能源車型的累計銷量不過千餘輛,為1624輛,同比下降59.21%。對此,力帆汽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大幅度滑坡是因為受之前處罰的影響,並不是常態,公司傳統乘用車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去年10月,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近日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處理決定,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條件車輛共計2395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14億元,對上述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並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但實際上在被處罰之前,力帆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就逐漸凸顯困局。去年8月力帆股份產銷快報顯示,8月力帆汽車僅生產13輛新能源汽車,同比下降95.02%。隨後受騙補處罰的影響,力帆汽車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個影響持續至今年5月。

銷量的縮水讓本就被邊緣化的力帆汽車雪上加霜,但力帆汽車的困境遠遠不止這一個。力帆汽車共有河南濟源工廠、汽車一工廠和汽車二工廠三個主要工廠,但其產能利用率都相對低下。加上國家層麵對低速電動車政策的不明朗,力帆汽車旗下的低速電動車也受到了影響。

因為騙補的影響,力帆汽車2016年的業績受到波動,盈利未及預期。雖然,今年5月初,工信部恢複了力帆汽車新能源車型補貼申請資質,但並沒有挽救力帆汽車5~6月的銷量,仍呈現持續下滑狀態。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說明力帆汽車本身的產品就存在問題,無法形成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多重困難下,被邊緣化的力帆汽車如何自救也是一個關鍵問題。

掙紮自救

本就在困局中“掙紮”的力帆汽車,又遇到被工信部叫停銷售、暫停生產一事。對此,力帆汽車詳細解釋道:“涉及到力帆汽車的一共有5款車型,其中4款主要是產品升級迭代,更新後的產品已經重新申報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另一款車型是因項目研發方向和市場定位調整,公司自動放棄的車型產品。”

雖然如此,在銷量下滑,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壓頂的背景下,力帆汽車的困局還是無法忽視,如何自救也成為其繞不過去的課題。

一位新能源汽車造車企業的高層表示,“這次《公告》叫停了3000餘輛新能源車,這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講,反映出國家層麵在整改市場,將以前不符合市場要求的產品全部剔除。新能源汽車的門檻和要求會越來越高。”

目前看來,力帆汽車的自救更多集中在市場層麵。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共享汽車、網約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運輸及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越來越明朗,力帆汽車也“押寶”在這幾個市場,從此切入布局。“未來力帆汽車主要布局出租車、網約車、分時租賃車、駕培車等幾個市場。”力帆汽車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道。並透露,“未來力帆汽車將采用獨創的分箱換電模式,積極推動換電模式的國家標準的出台,以達到‘車電分離’的行業模式。”

而在產品層麵,力帆汽車並未透露未來更多的戰略布局。在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顏景輝看來,力帆汽車更應該在產品層麵進行自救,以其新能源汽車產品為例,缺乏概念,產品競爭力弱,品牌影響力差。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提到,“人事上的適當更迭或將有利於力帆汽車的發展,補充新鮮的血液。”

尷尬局麵

近年來,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新興汽車品牌,無不在追趕新能源“風口”。《中國製造2025》中將發展新能源汽車列為國家發展戰略,此外今年三部委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也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產業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因此,單單是政策層麵,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擁有著重大的發展機遇。此外,《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雙積分政策”)的實施,直接將新能源與燃油車掛鉤,這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不過,在擁有這些機遇的情況下,力帆汽車等將重點放在新能源領域的企業所麵臨的挑戰卻更為艱巨。力帆汽車與互聯網造車企業同屬於新能源汽車領域剛入局不久的玩家,但不同於互聯網造車企業,力帆汽車雖然擁有一定的曆史基礎,但也恰好因為此,其在創新層麵表現力相對薄弱。在傳統燃油車發展不景氣但至少可以緩慢增長,新能源汽車順應趨勢又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提升創新力,利用互聯網的思維也是力帆汽車的主要挑戰之一。

對此,力帆汽車也曾公布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整體規劃,也就是i.Blue 1.0“智藍戰略”,它包含了三大核心計劃,既“新藍產品”、“深藍能源”和“泛藍生活”,有計劃地推出新產品。然而這些產品能否讓消費者滿意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仍是未知之數。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向死而生)

最後更新:2017-08-06 00:31:20

  上一篇:go 本周唐山鋼坯價格強勢衝高
  下一篇:go 水井坊削減經銷商重回總代模式 能否重回主陣營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