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究竟是軍事天才,還是庸才,為什麼他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

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太神化了諸葛亮,一個人,當他的名聲達到了極點的時候,人們總是開始尋找它的反麵,這就是人性,因為把諸葛亮捧的太高,千百年來挖諸葛亮牆角,找諸葛亮辮子的大有人在,並把他否認的一無是處。那麼,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首先,來看諸葛亮的才能。

事實證明,諸葛亮不僅擅長於內政,而且軍事才能一流。這個諸葛亮在和強大的曹魏軍隊交鋒中就可以看出端倪來。諸葛亮每每以少勝我,險中取勝。諸葛亮一生老對手司馬懿雖然在書信的形式貶低過諸葛亮。但那純屬是戰略戰術的需要,要不知,他的兒子司馬昭後來滅亡蜀漢後,曾令陳勰“學圍陣用兵倚伏之法”,並表示可用“武侯遺法教五營士”,將諸葛亮的軍事思想作為國家軍事製度推廣,以至於兩晉和南北朝的軍事統帥均喜歡學習諸葛兵法。到東晉時,中央政府特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表示對其敬重。

其次,來看諸葛亮的忠心。

現代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所做之事為逆天而行,把天下百姓拖入連年戰火之中,窮兵黷武、排拆異己、不尊重人材、以個人為自我中心,致死不交權於阿鬥,甚至認為蜀漢對蜀漢並非忠誠,隻是沒到奪位的時機。事實並非如此,諸葛亮對蜀國顯然是忠心,這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來是對先主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及重用之情一直銘記在心,感恩在懷,忠於蜀國是不講價錢的。二來是對自我定位的一種詮釋。諸葛亮雖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但他隻適合當謀臣當二號首先,並沒適合當一把手。要他統領全國,他末必能管好蜀國的大好山河。

因此,盡管劉禪柔弱無能,盡管他實權在握,但他選擇了從一而終,而非沒有找到“取而代之”的時機。以至於他用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及六出祁山恢複漢室的執著體現了他的敬業與擔當!

最後更新:2017-08-31 22:57:02

  上一篇:go 馬雲終於錯了!“30年後孩子找不到工作”?未來人類根本不需要工作!
  下一篇:go 諸葛亮的八陣圖真有那麼神奇嗎,他的遺跡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