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聚焦生態養殖 2017中國生態養殖技術創新大會今舉行

9月22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德市人民政府主辦,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桃源縣人民政府、湖南惠生農業科技集團承辦的2017中國生態養殖技術創新大會暨第255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動物營養與養殖環境控製論壇,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開幕。目前我國畜牧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本次大會以“生態養殖、畜禽健康、資源循環、發展創新”為主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主席印遇龍院士在論壇上做了“堅持技術創新、構建現代生態養殖模式”的講話。他表示,農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其中麵源汙染是其重點和難點,而畜禽養殖業汙染又是其重中之重。印遇龍院士稱,要想解決我國畜牧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發展現代生態養殖是必然選擇,現代生態養殖就是要探索建立符合當前規模化養殖發展趨勢、生態文明理念和環境保護要求理念相一致的養殖模式。同時,建立現代生態養殖模式離不開行業的技術創新。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戴道晉發表講話稱,湖南省作為全國的畜禽養殖大省,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化發展,明確要求要深入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強化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據了解,2016年,由印遇龍院士領銜的“畜禽養殖汙染控製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功落戶湖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生態養殖模式的建立,離不開行業的技術創新。開幕式上,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三農生產力促進中心還對獲得2016年度中國生態養殖好技術獎獲獎者的單位和人員進行了表彰,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桃源縣委書記湯祚國為獲獎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龔德漢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表了講話,桃源縣人民政府縣長龐波作為東道主致歡迎詞。據介紹,桃源最具影響的是文化、最有特色的是農業、最顯優勢的是生態。近年來,桃源縣立足南方水網地區、畜禽糞汙敏感地帶的實際,堅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科學發展”的生態養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縣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60%,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55.5%,規模養殖場種養結合比重達46.5%。

本次大會,中國工程院康紹忠院士、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左家和、環保部水司處長、廳長助理孔源,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所長吳金水等來自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科技部、環保部、農業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全國各省市地方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領導、專家,以及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共計400餘人出席。

本次會議日期為期兩天,還將舉辦一係列的學術報告。

最後更新:2017-09-22 12:17:44

  上一篇:go 中國移動窄帶物聯網集采結果出爐 華為、中興份額超8成
  下一篇:go 多家公司發布公告:鞍重股份停牌擬簽署重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