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搜狐
股市投資者必須要看的一篇文章
摘要
被廣泛追蹤的幾個國家的股票指數在波動率極低的情況下創出新高。
全球股票市場投資者2017年上半年過得很不錯,好幾年都沒見過這麼有吸引力的回報了。被廣泛追蹤的幾個國家的股票指數在波動率極低的情況下創出新高,讓投資者有了更強的安全感和成就感。而同時相伴的緊張局勢和轉變--一些已經完成而一些遇挫(至少暫時如此),將可能會影響投資者在年底時的感受。
作者:Mohamed A. El-Erian 彭博視點專欄作家,現為安聯的首席經濟顧問。
以下是你應該知道的有關最近形勢發展的幾個關鍵事項,以及決定下半年前景的一些重要因素。
1、全球股市普漲: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全球市值前30大股票市場的分析,2017年上半年上漲的市場有26個(加拿大、中國、以色列和俄羅斯是例外)。全球股市交出了自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階段反彈以來的最佳上半年成績單。這30個市場近一半在6月末創下或接近曆史高位。
2、市場領漲股輪換,各板塊的表現相對較為多樣:以全球市值最大的標普指數為例,11個板塊中有9個告漲。然而,不管是在整體市場還是特定板塊內,個股表現的差異都很明顯--盡管被動投資進一步發展、基於指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增加。科技和醫療股領漲,回報率均為17%。電信股下跌13%,能源股下跌14%。亞馬遜大漲,而許多傳統實體零售商萎靡。盡管金融股遲來的上漲幫助整體市場克服了科技股6月份下跌的影響,但金融股在整個上半年僅僅實現了微弱的漲幅。同時,“規模”也很重要。道指和標普指數漲了8%,納斯達克指數漲14%,而羅素小盤股基準指數跌了約5%。
3、市場驅動力發生了變化:今年年初,股市受到了對美國會出台大量政策來刺激經濟和企業利潤可持續增長的預期的重要影響。但是,試圖先在國會推進醫療改革方案的政治決定,讓稅收改革和基礎設施目前退居次席。包括企業和家庭信心指數在內的“軟數據”的飆升,並沒有拉高更多的“硬數據”--它們仍然低迷。促增長政策實施推遲對市場的潛在不利影響,被另外兩項因素所抵消:數據指向互相關聯的全球通貨再膨脹局麵(事實似乎逐漸證明這其實很短暫);流動性持續注入。
4、忘掉經濟和政策基本麵,流動性為王:流動性注入曾經是--今年上半年再次成為對交易員和投資者最為重要的因素,不隻抵消了經濟和政策的不利因素,連地緣政治和政治類因素也一並蓋過。這些充沛的流動性有三個來源。首先,是創紀錄水平的企業盈利,帶來持續的股票回購以及提高股息。其二,收入不平等加劇,富有家庭收入增長更快,而他們更傾向於向金融市場投資。其三,各國央行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延續,包括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每月買入大筆資產。
5、其他市場信號則顯示出對於經濟基本麵的信心下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今年上半年波動在接近60個基點的區間,上半年收在2.30%,略低於年初的2.44%。期間較德國國債的收益率利差顯著收窄。更為重要的是收益率曲線明顯趨平,這通常預示著經濟即將減速。另外,美元回吐其美國大選以後的全部升幅還不止;原油價格上半年收低約14%,對需求的樂觀預期,幾乎不能影響到對於供給的擔憂。
在今年剩餘的時間裏,交易員和投資者需要留意以下事項。
流動性的持續影響,尤其要考慮到幾家具有係統重要性的央行(包括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可能要小心翼翼地縮減刺激政策。
驅動資產價格的因素從流動性,向更可持續的因素轉移,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促增長政策
一些集成類投資工具,包括高收益和信心市場ETF,可能像交易員和投資者過分承諾了流動性,從而帶來不安情緒蔓延的風險。
股市要聞
美股4日因獨立日休市1天
避險貨幣日元急漲 歐洲股市低開
美國經濟和股市 隻能再承受美聯儲一次加息?
全球股市“凜冬將至”?投資者恐需自此守望!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04 21: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