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報告:上市銀行淨利潤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9月1日,在中國銀行業協會指導下,由《中國銀行業》雜誌社主辦、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協辦的“首屆中國上市銀行發展論壇” 在上海舉辦,《中國上市銀行年報研究(2017)》報告在會上正式發布。

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為,經過持續的改革發展創新,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銀行業資產規模最大、淨利潤規模最高的市場,品牌價值位居世界第一。綜合來看,我國銀行業在全球銀行業中位列前茅,上市銀行各項核心業績指標更是在全球同業中嶄露頭角。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增長動能處在轉換過程中,在去產能、去杠杆、去庫存等結構調整壓力下,宏觀經濟運行仍麵臨諸多風險,上市銀行持續健康發展麵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趨於平穩,在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營改增”改革影響逐步顯現、金融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下,上市銀行年度業績總體呈現以下特點:規模依賴現象有所緩解,零售貸款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增速放緩,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淨利潤保持低位增長,資產質量壓力猶存,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等。報告還重點關注了銀行業麵臨的一些挑戰,比如:在理財業務增速下滑、同業負債占比較高的情況下,業務模式麵臨轉型重塑;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出現2013年來的首次下降,資本補充壓力較大。

同時,報告展望了2017年上市銀行“五化”發展趨勢,即輕型化、綜合化、智能化、規範化和國際化。報告認為,各銀行之間的經營分化情況越來越明顯,無論是營業收入的增長、淨利潤的走勢,還是金融科技的運用等,各行有共性變化更有差異之處。

從盈利維度看,報告指出,2016年37家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增速為1.35%(上年同期增速10.02%),淨利潤增速為3.65%(上年同期2.85%).2017年上市銀行營業收入仍麵臨著一定的增長壓力。營業收入構成中,利息淨收入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其貢獻逐步下降;非利息收入受製於銀行“降費讓利”和監管新規,增速下降但占比提升。報告認為,在宏觀經濟回暖、資產規模穩定增長、不良逐步企穩、“營改增”不利因素減弱等因素推動下,上市銀行淨利潤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同時受益於撥備持續反哺等因素,淨利潤增速快於營業收入增速的態勢將進一步凸顯。

從業務維度看,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37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額達154.3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9%。2017年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增速仍將保持穩中趨緩的態勢。在金融回歸本源的背景下,銀行將逐步改變以規模促收益的發展模式。一方麵,部分銀行通過收縮資產負債表,對業務結構進行主動調整,零售貸款和存款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麵,隨著上市銀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和交易能力的增強,上市銀行的資產結構將加快調整,貸款和同業資產占比會有所壓縮,證券投資類資產配置將繼續增加。

從效率維度看,報告指出,2016年37家上市銀行平均成本收入比為30%,同比上升0.05%,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提高。2017年上市銀行成本收入比將繼續保持微升態勢。2017年,上市銀行轉型發展需要加大投入,加之成本管控的空間日益收窄,成本壓降壓力進一步加大。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和農商行的成本管控壓力較大;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成本壓降力度更大,但邊際效用將逐步減弱;而隨著資產規模的擴張,城商行的成本收入比上升幅度可能更大。

從風險維度看,報告指出,2016年,37家上市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49%,較上年高出0.13個百分點。2017年,銀行業風險大規模集中暴露的可能性不大。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市場化債轉股加快推進,以及不良資產證券化實施,資產質量趨穩的趨勢更加明顯。但一些風險點仍需關注,包括流動性趨緊、地方債務置換可能提升經營風險;中西部地區及一些傳統行業化解不良壓力大;小微、兩高一剩和順周期行業企業的違約風險將顯現;受製於MPA考核、同業理財監管,處置和消化不良資產能力麵臨一定挑戰等。

與此同時,報告圍繞銀行業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注重透過上市銀行年報挖掘出整個銀行業的發展特點、亮點和麵臨的機遇挑戰。

下一步,中國銀行業將走向何方?四個分報告分別從信用風險、戰略動向、負債管理、業務經營等角度,對我國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比如,風險信用方麵,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期,銀行信用風險整體可控,但一些潛在風險壓力或隱患仍有待解決。戰略動向方麵,零售業務、小微金融、金融科技以及集約式輕型化發展成為上市銀行戰略轉型的新方向。負債管理方麵,從資產角度看,個人貸款增速仍將擴大,住房按揭貸款或將收縮,債券投資力度仍將加大,非標回表壓力將上升;從負債角度看,負債來源回歸存款,但存款業務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及增速或將有所收縮。業務經營方麵,報告還對2017年上市銀行部分重點業務創新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認為信用卡業務將打造閉環生態,跨界合作挖掘更多支付場景;投行業務將借助資本市場發展良機,拓展新業務品種;資管業務進一步回歸代客理財本源,提升投研能力;同業業務的內涵、模式將向更為廣義、開放方向發展。

最後更新:2017-09-01 13:47:27

  上一篇:go 人臉識別概念股集體拉升
  下一篇:go 黑色係期貨午後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