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搜狐
新華社點評6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言出必行 平穩過關
上半年的最後一天,6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說,臨近月末時點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衝央行逆回購到期後銀行體係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即便本周五個工作日央行都沒有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但市場利率總體走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從周一2.7170%回落到周四2.5390%,周五隔夜利率雖反彈至2.6180%,但當天其他期限的利率總體仍在下行。
“今年年中的流動性壓力比往年大,但實際上最後反而比往年更加穩定,這與央行流動性管理、市場溝通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緊密相關。”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與往年年中相比,今年央行提前向市場釋放了明確信號,較早投放了足額資金,使得年中流動性波動明顯減小。
每年6月份金融市場都會麵臨流動性壓力。今年隨著去杠杆、強監管的推進,市場擔憂情緒一度走高,Shibor利率上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5月底向市場喊話,表示已關注到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麵存在擔憂情緒,擬在6月上旬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並擇機啟動28天逆回購操作,搭配好跨季資金供給,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
承諾一一兌現。6月5日,央行重啟28天逆回購,開始提供跨季資金;6月6日,央行開展MLF操作,投放4980億元一年期資金;直至6月22日,央行頻頻開展逆回購操作,單日逆回購最大投放量達到2900億元,而且發布交易公告時還經常闡明理由,比如“為對衝稅期和逆回購、MLF到期等因素影響”。
“央行不僅提前做了預期引導,而且操作提前量打得也比較足、資金期限也比較長,很快穩住了市場預期。”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市場看到了央行言出必行,心裏有了底,敢借出資金,風險溢價下來了,一度比較緊張的資金麵緩解了。
曾剛介紹,很多時候資金麵緊張未必是機構手上沒有錢,而可能是出於對未來流動性的不確定性,不敢把手上的錢借出,或者加上很高的風險溢價才借出。所以需要央行與市場充分溝通,讓市場明確央行的意圖和流動性的前景。“溝通在當前貨幣政策操作中,實際上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工具。”
不僅是央行提前采取了有效措施,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進行自身的調整。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說,MPA(宏觀審慎)考核新規實施後,特別是把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考核後,金融機構也在逐步調整資產負債和經營模式,早就開始為跨季做準備。“在央行的悉心嗬護與機構提前做足準備的雙重作用下,現在銀行體係的流動性是足夠的。”
在6月上旬、中旬進行了較大力度較高頻度的操作後,進入6月下旬隨著財政支出力度加大,財政資金從央行賬戶源源流入銀行體係,流動性處於較高水平,央行順勢暫停了操作。
過了年中關口後,貨幣政策操作又將會怎樣?
“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操作取向要看國內外的最新形勢。”溫彬分析認為,一方麵要看美國等主要大國貨幣政策的走向,另一方麵要看二季度中國經濟運行情況,特別是經濟增速和物價情況,從而對貨幣政策做出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的微調。
曾剛認為,從總體上看,未來貨幣政策依然要保持穩健中性,為宏觀經濟穩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適宜的流動性環境。同時,要注意防止融資成本過快上升,貨幣政策要保持靈活性,兼顧多重目標。
(原標題:言出必行 平穩過關——點評6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
最後更新:2017-06-30 17: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