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開業一年入園人次超1100萬 迪士尼推動上海旅遊產業增速翻倍

“上海迪士尼的帶動效應、互補效應非常顯著,替代效應、轉移效應不明顯。”何建民舉例稱,上海其他互補型的景點,2016年東方明珠和科技館接待人次都有顯著增長。上海歡樂穀和野生動物園雖然與迪士尼屬於同業競爭,但歡樂穀基本維持了2015年的水平,而野生動物園則有增長。

“本周早些時候,我們迎來了第1100萬名遊客。”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迎來開幕一周年,華特迪士尼樂園和度假區主席包正博(Bob Chapek)在當日的慶典活動上宣布了這一消息。這意味著上海迪士尼樂園超過東京迪士尼(1036萬人次),成為全球開業首年接待人次最多的主題公園。

包正博同時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入園遊客中,三分之一為生活在上海的市民,大部分為國內其他地區遊客,也有很多國際遊客。此外,一年來,迪士尼配套的兩家酒店累計已有75萬名遊客入住,入住率高於整體水平。遊客在園內的逗留時間平均長達9小時。

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係主任何建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大多數主題公園輻射的是周邊市場,而上海迪士尼來自上海以外的國內遊客達到60%以上,這說明主題公園已從周邊市場走向全國市場。此外,迪士尼酒店入住率比較高,也說明主題公園從單一消費走向綜合消費。

上海迪士尼拉動作用明顯

華特迪士尼公司近日公布的截至2017年3月31日為止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133.36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1%至23.88億美元。其中,開業一年的上海迪士尼樂園貢獻不小。“主題樂園和度假區在本季度表現強勁,營業收入的增長達20%,主要來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和美國本土主題樂園及度假區的業務增長。”迪士尼首席財務官克裏斯汀·麥卡錫表示。

何建民表示,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首年收入估計為70億元左右,包括門票和其他消費。而在上海迪士尼開業前,上海最大的主題公園歡樂穀開業首個完整年度收入是3.1億元,上海迪士尼是它的22倍,具備良好的盈利前景。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迪士尼有強大的IP,還有60年的經營理念和經驗,進入上海之後,可以帶動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和競爭,精益求精地打造項目值得國內主題公園學習。

何建民也認為,從中國旅遊產業來看,上海迪士尼提供了一個全域旅遊下新的旅遊主體功能區的業態,同時這個業態又跟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前的旅遊區主要是依托自然資源和現有的城市設施,發展商業旅遊,但從未有將文化產業與電影娛樂集合在一起的綜合性的創意型的主體功能區。

上海迪士尼開幕一年來也帶動了周邊及上海的旅遊經濟發展。何建民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一組數據顯示,上海迪士尼對上海旅遊經濟有顯著貢獻。

2016年上海旅遊業增加值增長率是6.9%,比2015年增長率(3%)高出了3.9個百分點,而2014年增長率是1.5%。從國內旅遊人次來看,2016年上海國內旅遊人次比上一年增長了7.4%,2015年同比增長2.8%,2014年同比增長3.2%。上海國內旅遊收入2016年同比增長14.6%,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1.9%,而2014年國內旅遊收入是負增長(-0.9%)。入境遊客2016年同比增長6.8%,2015年為2.8%,2014年為3.2%。入境旅遊收入方麵,2016年上海旅遊外匯收入增長了9.6%,2015年為4.5%,2014年為6.8%。

“上海迪士尼的帶動效應、互補效應非常顯著,替代效應、轉移效應不明顯。”何建民舉例稱,上海其他互補型的景點,2016年東方明珠和科技館接待人次都有顯著增長。上海歡樂穀和野生動物園雖然與迪士尼屬於同業競爭,但歡樂穀基本維持了2015年的水平,而野生動物園則有增長。

他認為,一方麵說明歡樂穀和野生動物園也在努力吸引遊客,在提質增效方麵也有顯著的進步,另一方麵說明上海迪士尼並不是從其他景點搶客源,而是從增量方麵獲得了1000多萬的遊客,並且促進了上海其他旅遊景區點對照世界級品質與管理標準,轉型升級,去挖掘巨大的新的潛在市場。

亞洲主題公園市場競爭加劇

主題娛樂協會(TEA)與休閑經濟谘詢機構AECOM近期發布的《2016全球主題公園報告和博物館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14個迪士尼主題樂園中有13個樂園的遊客數量都在下降,唯一“幸免”的是還沒有參照數字的上海迪士尼樂園。

盡管其餘13個迪士尼樂園的遊客數量在2016年有所下滑,但迪士尼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主題樂園公司。何建民表示,縱觀2005年到2015年十年世界主題公園市場,迪士尼的市場份額從57%下降到55%,其他部分主題公園份額則有所上升。由此可見,從長趨勢來看,整個市場蛋糕會變大,但是相對的市場份額可能會有些調整,迪士尼存量還在增加,相對比例會緩慢下降,但相對於第二名仍有巨大優勢。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正受到各大主題公園公司的關注。AECOM亞太區經濟谘詢副總裁吉井貴思表示,亞洲地區的主題公園市場還遠未飽和,中國主題公園的整體遊客量將會在2020年前超過美國。

無論如何,亞洲市場競爭將持續加劇。前述報告顯示,在迪士尼遊客量下滑的同時,環球影城卻表現出色,2016年好萊塢環球影城的客流量同比上升幅度達到了14%。日本東京兩個迪士尼樂園遊客量下滑正是由於來自大阪環球影城的競爭。2014年,大阪環球影城中的哈利·波特景區正式開放。

此外,6月8日,日本大阪環球影城內的任天堂遊戲區域“超級任天堂世界”正式動工,項目預算為600億日元。這一結合了任天堂大IP的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舉辦之時正式開幕,可以預見,屆時對於日本迪士尼來說又是一次衝擊。

同樣會在2020年開幕的還有北京環球影城,而規劃和在建的還有中國六旗樂園項目及默林的樂高主題樂園。還有更多的開發商以及國際主題公園運營商們正在計劃搶灘登陸中國市場。此外,中國本土主題公園也在積極布局,如海昌海洋公園和萬達的文旅城等等。

而本土老牌主題公園也實力強勁。前述報告顯示,2016年華僑城、華強方特和長隆集團入圍全球接待人次最多的主題公園前十強。且3家主題公園整體遊客增長率遠高於其他國家,其中華強方特2016年接待遊客同比增長37%,華僑城與長隆集團分別同增11.9%、16%。

“中國正在進入大眾休閑旅遊時代,中國已經進入中等偏高收入的社會,也已經處在主題公園產業發展的一個初期階段,總體上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何建民表示,由於競爭,短期可能會發生一些轉向,比如本來要去上海迪士尼的可能去了環球影城,但是中長期會養成人們對這種業態的消費習慣,特別是中國有2.4億15歲以下的青少年,這個市場足夠巨大。

林煥傑也表示,北京環球影城和上海迪士尼一個是電影IP,一個是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的IP,兩個業態可能會形成一個互補。

麵對競爭,迪士尼的應對方式是更新和擴充項目。目前包括上海、香港,以及美國、日本等地的迪士尼樂園都在擴建新的項目,例如上海迪士尼已經在動工修建新“玩具總動員”主題區。

何建民表示,任何產品它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可能是物質上的老化,可能是市場選擇角度,所以對迪士尼來說,全生命周期的更新管理要做好,應該根據動態的市場需求,適時推出新的產品和娛樂項目,不斷地研究開發和儲備娛樂項目,努力做到可持續發展。

海昌海洋公園行政總裁王旭光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需求端、客戶結構的變化,主題公園行業未來增長放緩,尤其是入園人次增速的放緩,是一個大趨勢,並且將來到一定程度之後可能形成一個瓶頸。而增長驅動力除了入園人次,還在於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來提升人均客單消費的增長。離上海迪士尼不遠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也將於6月30日完成主體工程的施工,將在2018年開業。

(原標題:開業一年入園人次超1100萬 迪士尼推動上海旅遊產業增速翻倍)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6:53

  上一篇:go 河北銀行再啟增資擴股 推進上市尚有變數
  下一篇:go 澳新銀行將清倉亞洲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