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盤點A股上半年十大關鍵詞 MSCI與減持新政上榜

今年上半年,市場呈現明顯的“一九行情”,以白馬股為代表的漂亮50一路高歌勐進,而創業板以及次新股則出現明顯調整。時值年中,據記者梳理出2017年上半年證券市場的十大關鍵詞,投資者也許能窺一斑可見全貌。

1、MSCI

6月21日,備受期待的A股闖關MSCI指數的結果揭曉:明晟公司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預計納入中國A股的222隻大盤股。基於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明晟MSCI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衝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製;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份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份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MSCI指數是在新興市場的國家裏最有影響力的指數之一,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跟蹤這個指數的境外投資者非常多,大概有十幾萬億美元的錢跟著它投資。加入以後會有一些境外的長期資金進入到A股市場中來。”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6月21日表示。

2、減持新政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簡稱9號文),即針對《減持規定》出台後市場中所出現的“過橋式減持”“忽悠式減持”乃至“辭職式減持”等種種規避動作加強了監管措施。從信息披露、減持規模等方麵作出了更嚴格的限定,並新增了特殊股東和“大宗接盤方鎖定6個月”等規定。

按照減持新政的要求,大股東/董監高(控股股東或持股5%以上的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數額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2%,且受讓方需鎖定6個月;大股東/董監高在90個自然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1%。而兩者加起來,正好是在規定時間內,最高能減持3%。

據記者注意到,新規發布後,A股減持亂象得到明顯遏製。減持新規實施首周,從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大股東通過競價交易係統的日均減持金額較實施大降了67%。

3、IPO

今年以來隨著IPO的提速,每周上會的家數均在10家以上,最多時上會家數達15家。6月15日,隨著上海菲林格爾木業、浙江吉華、江豐電子成功上市,今年完成IPO的上市公司達到228家,已超過2016年全年IPO家數227家,而去年上半年隻完成61家公司的IPO。今年上市的228家中,上交所主板110家,深交所中小板39家、創業板79家。

自4月份以來,股市行情低迷,也引起了市場關於IPO提速的關注,繼而引發了關於IPO是否該暫停的一場論戰。近期新股發行速度有所放緩,在過去的三周裏,每周五晚上下發的IPO批文數量均少於10家,其中5月26日7家,6月2日4家,6月9日8家,且這8家的融資額也降至25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批文數量與籌資額雙降的同時,近期IPO審核依然趨嚴,IPO通過率不斷降低。數據顯示,6月以來上會的24家IPO企業中,共有5家被否,2家取消審核,17家過會,過會率僅為70.8%,創出年內新低。

4、監管

自去年劉士餘就任證監會主席以來,“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麵監管”的理念就成為常態化。監管層幾乎每周都會公布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個人的處罰案例,罰款金額和懲戒措施都足以給違規者以警示,給膽敢以身試法者以棒喝。2017年,證監會共公布了65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有8份處罰書給予了證券中介機構,分別涉及2家證券公司、2家會計師事務所和2家律師事務所。

據證監會副主席薑洋6月20日介紹,“去年,證監會查處的案件數量創曆史新高,今年前5個月已經罰款6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他同時強調,今後,證監會還要堅持依法全麵從嚴監管。

據介紹,證監會將繼續保持監管定力,改進監管方式,繼續把依法從嚴監管推向深入。引導上市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回歸本原,專注主業。加強市場法治建設,從製度上解決違法成本偏低、執法手段不足、執法威懾力不足等問題。

5、去杠杆

今年上半年,金融領域一係列去杠杆的措施密集出爐,一行三會同時“重拳出擊”顯示出了金融領域去杠杆的決心。

一季度,央行對金融機構的宏觀審慎評估(MPA)正式把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的風險管理。銀監會連續發文警示風險、強化監管,重點指向同業、銀行理財、委外等業務,引導資金更多地投向實體經濟,嚴控期限錯配和杠杆投資。部分商業銀行開始調整資產負債和經營模式,收縮同業和通道業務。證監會宣布,修訂現行期貨公司淨資本監管製度,將期貨公司最低淨資本要求提高至3000萬元。保監會網站公布了《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了當前保險業風險較為突出的九個重點領域。

“一行三會”官員在6月20日2017陸家嘴論壇上一同發聲,表態繼續保持監管定力,把握好去杠杆和穩增長的平衡,牢牢守住風險底線,又提到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及風險而影響到金融改革的進程。

6、漂亮50

今年上半年,白馬股繼續拉升,上證50再創新高,行情總在猶豫中上漲。在多數股票陷入低迷之際,以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等為代表的漂亮50一路高歌勐進,紛紛創出曆史或階段新高。上證50華麗變身成為漂亮50.

二季度以來,創業板指數和上證50走勢背離嚴重,創業板一路走低跌破了上一輪低點,而上證50卻創下2016年以來新高。白馬股表現最為突出,東阿阿膠、濟川藥業、貴州茅台均創出曆史新高,福耀玻璃、雲南白藥、瀘州老窖、華域汽車、中國醫藥、上汽集團、五糧液、華東醫藥、恒瑞醫藥等股價也集體創本輪反彈新高。以貴州茅台為例,今年以來漲幅高達41.47%,

漂亮50一路走來,充滿爭議,即使當前節點,眾機構也是眾說紛紜。機構投資者傾向於“守舊掘新”,但抱團“低估值大白馬”的主流配置風格短期內不會結束,或許將從“漂亮50”擴散至“漂亮150”。

7、一九行情

今年以來,市場呈現明顯“一九行情”,以白馬藍籌為代表的上證50持續走強,而創業板以及次新股則出現明顯調整。證監會嚴查A股炒作,加上中小盤的估值本身就高,在去杠杆、貨幣收緊的大背景下,高估值、業績差的股票首當其中。

2017年2月,證監會主席劉士餘表示“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敢於亮劍,依法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秩序”。2月17日證監會公布新的再融資規則,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對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衝擊明顯。4月份,針對炒作次新股和快進快出手法等惡性操縱市場行為,證監會部署了2017年專項執法行動第二批案件,今年突然被列入“堅決打擊”對象,次新股一路暴跌,不斷閃崩。同時,高送轉被“重點監管”,高送轉股由此成為今年的特重災區。

上半年一陣又一陣的“專項執法檢查”,使題材概念很難有好的表現,包括一致看好的雄安概念股也被證監會喊話停牌,題材炒作缺乏賺錢效應。

8、閃崩

6月以來,次新股“閃崩”現象頻繁上演。泰嘉股份、英聯股份、哈森股份相繼於6月上演“閃崩”戲碼!而最有代表性的是英聯股份。該股6月21日早盤再度一字跌停,收盤價36.49元。這也是該股自上周五“閃崩”後,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跌停,期間累計跌幅達34.37%,意味著6月16日追高買入的資金仍然被牢牢套住。

次新股“閃崩”背後,遊資出貨套路明顯。結合近期盤後龍虎榜數據,三家深圳地區的營業部在幾隻“閃崩”次新股的出貨操作上高度重合,而監管力度升級是遊資出逃的重要原因。6月16日,證監會對馬永威、曹勇二人做出了“沒一罰三”的決定,總計罰沒款金額高達9154萬元。有私募人士表示,證監會公布了對溫州幫大哥馬永威處罰的消息,對一些遊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閃崩”或為溫州幫出貨。因為從手法上來分析,對倒跌停拉到漲停,對倒拉高然後打跌停,一天出大量的貨,這些都是標準的溫州幫出貨手法。

9、債券通

“債券通”是繼“滬港通”、“深港通”後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裏程碑事件,對豐富債券投資者類型、擴大境外資金來源、提高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和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在金融去杠杆、嚴監管下謀求轉型的中小銀行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所謂債券通,是指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機構連接,買賣兩個市場交易流通債券的機製安排,包括“北向通”及“南向通”。將先行開通的“北向通”,是指我國香港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托管、結算等方麵互聯互通的機製安排,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

央行6月21日正式公布《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與5月31日下發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暫行辦法》最大的區別在於刪除了此前征求意見稿中提及的“‘北向通’沒有投資額度限製”這一規定。

10、退市

5月17日晚間,深交所公告對*ST新都作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由此*ST新都將進入退市程序,成為2017年“退市第一股”。不少市場人士認為,近年來隨著相關製度不斷完善,日漸常態化的退市機製,顯示出我國資本市場不斷走向成熟。

據了解,因違規為關聯方提供擔保等事項,*ST新都2013年度、2014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股票自2015年5月21日起暫停上市。該公司在披露2015年年報後提出恢複上市申請,深交所於2016年5月9日正式受理了該申請。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深交所於5月16日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新都退自5月24日複牌以後,以每天10%的跌幅連續收出17個一字跌停板。不過,在大量買盤的推動下,6月20日,新都退早盤終於打開跌停板,幾經反複,最終收跌8.21%。

(原標題:盤點A股上半年十大關鍵詞 MSCI與減持新政上榜)

最後更新:2017-06-24 14:33:42

  上一篇:go 收入按家庭支出減稅或明確 商業險抵稅試點多年執行難
  下一篇:go 休眠賬戶下周起將中止交易 “一人多戶”時代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