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搜狐
2017年就業難易專業盤點
往年,就業問題中能夠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很多同學認為,這是大學畢業生才去考慮的問題,但實際上,為了更好地就業,在高考選擇專業方麵,同學們就需要將未來的就業前景考慮進去了,那麼哪些專業比較容易就業,而哪些專業在未來的幾年內,會麵臨就業困難的問題呢。
從2016年大數據分析得知,不同專業之間的就業難度指數(畢業生數量/需求崗位數)差距較大。就業難度排名前十的專業有:農業經濟管理類、地質類、礦業類、草學類、財政學類、旅遊管理類、安全科學與工程類、經濟與貿易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究其原因,這十個專業情況有所不同,地質類、礦業類是由於中國經濟放緩以及供給側改革造成的需求量的減少,而經濟貿易類崗位需求量並不低,但是由於此專業畢業生供給量更大,因此經濟貿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度較大。
相對容易就業的專業,分布在一些供需量不大的冷門專業,比如軍事類、醫學類、天文學類、藝術理論學等,其中尤其以醫學供需矛盾最為突出,在最容易就業的20個專業中,醫學類專業有10個之多,占據了半壁江山。分析原因,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升,除了醫院之外,醫藥公司、製藥廠、醫藥貿易、經銷、檢驗等企業對醫藥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是導致醫學類畢業生需求量不斷增加的原因。而臨床醫學專業學製長,實習時間也長工作壓力大待遇不高,再加上醫患關係緊張,導致學醫的熱情不高。需求量增加而供給量不足,醫學類就業容易也就不難理解。
從專業大類來分析畢業生就業難度指數,出乎預料的是,排在就業難度指數前三位的是經濟學類、管理學類、文學類,這三大類專業的畢業生都已經供過於求,就業相對困難。而就業難度指數較小的是軍事學類、醫學類、教育學類。一般認為曆史學類的就業相對較困難,實際情況分析下來,曆史學類的就業情況要遠比經濟學類、管理學類要好很多。
大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按專業大類統計,42.09%的高校畢業生是工學類,接近半壁江山,其次是24.97%的高校畢業生是管理學類,11.80%的畢業生是經濟學類,這三類合計占有78.86%。畢業生人數最少的三個專業大類是軍事學、哲學、曆史學。
(責任編輯:陳方乙)
最後更新:2017-01-01 16: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