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搜狐
領跑全國!廣東省數字經濟對實體貢獻超53.5%
8月3日騰訊主辦的2017互聯網+數字經濟中國行·廣東峰會上,騰訊研究院發布了《廣東“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廣東省在“互聯網+”數字經濟總指數、產業指數、雙創指數、智慧民生指數方麵均領先於全國。
騰訊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經濟學家孟昭莉分析認為,廣東省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上有幾大優勢:第一,廣東省政府對於新生事物有非常開明的態度,很多創新案例首先都是發生在廣東;第二,廣東省在整個政策扶持方麵也是給了很多很多優惠政策,使得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第三,企業和政府的密切配合,能夠在醫療、教育各個細分領域遍地開花。
數字經濟對實體貢獻逾半
該報告由騰訊公司聯合京東、去哪兒、攜程、滴滴出行、美團、大眾點評等企業,共享大數據匯聚而成。數據顯示,數字經濟已成為廣東省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廣東省互聯網+發展速度在全國高居榜首。廣東省“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呈現出“總指數與增速雙高”的鮮明特點,總指數遙遙領先於位列第二到第五名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增速僅次於福建,領先於上海、浙江、北京。
廣東省數字經濟在經濟總量中已占據半壁江山,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貢獻超過53.5%。其中,珠三角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高,非珠三角地區發展動力強。廣州、深圳“互聯網+”指數持續領先,東莞、惠州、汕頭、佛山、中山、肇慶等城市“互聯網+”指數增長迅勐。
孟昭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整個中國50%-60%的數字經濟發展活躍點聚集在不到4%的國土之上,其中,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塊按照國土麵積算,它的占比應該是全國最高、密度最大的。從產業角度發展來看,大灣區的主要發力點已經形成,也就是廣州和深圳為中心,輻射帶動周圍發展得很好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等地區,這正是粵港澳發展的核心地帶。未來,大灣區也會引領整個數字經濟發展。
“我們在修信息的交通公路,如何打通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讓信息能夠跑起來,跑起來之後就可以產生巨大的數據價值。”——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騰訊定位為“修路”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騰訊目前這麼注重雲計算、大數字和AI的建設,它會成為我們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成長的基礎設施。” 騰訊互聯網+戰略合作總經理張巍說。
珠三角帶動廣東產業升級
“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下設基礎、產業、創新創業、智慧民生四個分指數。
從產業指數來看,廣東省2017上半年增幅超過50%,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醫療服務、教育、娛樂、餐飲住宿、交通物流、金融、零售、旅遊等行業的數字化程度日益深化,珠三角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地帶。
醫療產業和教育產業數字化增速顯著,其中東莞、清遠、陽江三地上半年醫療數字化水平增幅最高,揭陽、湛江、江門三地上半年教育數字化水平增長最快。
雙創指數顯示,創業、創新進一步向深圳、廣州等中心城市聚集,東莞、佛山、珠海、中山、汕頭也聚集了大批“雙創”人才。
智慧民生指數則顯示,廣東省連續3年引領全國智慧民生發展,2017年上半年實現了67.43%的高速增長,指數值和增幅遙遙領先於位列第二到第五名的浙江、北京、四川、江蘇。
在城市政務用戶上,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最活躍,以肇慶、河源、雲浮、潮州為代表的三、四、五線城市智慧民生數字化增長強勁,成為“黑馬”。
騰訊方麵介紹,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與廣東省各級政府職能機構正在推進騰訊雲數據中心、廣東省旅遊局互聯網+雲項目、廣東省春運交通大數據預測分析平台、AI早癌篩查輔助診斷方式等項目落地應用。今年下半年,雙方還將進一步推動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智能客服項目、佛山人社生存驗證實名核身項目、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實名核身項目、汕頭市智慧交通項目等項目落地應用。
最後更新:2017-08-04 10: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