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搜狐
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布局優化 沿江高鐵加快構建
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的一大方向是快速的交通通道。這其中,沿江高鐵將是一大重點。
根據鐵路部門消息,討論許久的上海至成都沿江高鐵,已經正式提上日程。滬蓉沿江高速鐵路,又名“滬漢蓉高速鐵路”“沿江高鐵”,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成都—重慶—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鐵通道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
按照規劃,新的沿江高鐵起於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終點在成都,串聯長江沿線的22個城市,全程采用時速350公裏的標準修建,在中段與鄭萬鐵路相連。若按時速350公裏的標準修建,從上海到成都,跑完全程的時間有望縮短到9小時左右,武漢到成都也將從現在的9個小時縮短到6小時以內。
目前橫貫東西的鐵路大動脈——滬漢蓉鐵路,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由於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標準不統一,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成都無法保持高速行駛,全程需要16個小時。
現有的滬漢蓉鐵路客流壓力大,運能不足、速度難以提升的問題日益凸顯。隨著長江經濟帶的建設,西部大開發、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等戰略的實施,時速200公裏至250公裏的滬漢蓉客專運能不足、速度難以提升的問題已滿足不了沿線市民出行的需求和沿線城市發展的需要。
根據安徽省發改委消息,日前,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鐵通道規劃方案研究工作。7月24-25日,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在安徽省進行了現場調研,並與安徽省和合肥、滁州、六安市有關部門進行了座談。
報道稱,新建350公裏時速的武漢—合肥—南京高鐵,將與既有京滬高鐵、滬寧城際以及江蘇省擬建的北沿江高鐵聯通,不僅有利於構建高標準、大容量的沿江高鐵通道,也有利於恢複既有合寧、合武鐵路貨運功能,貫通寧西、寧啟貨運鐵路通道,對完善區域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強長三角中心城市之間聯係交流,加快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湖北,目前湖北省已製定沿江高鐵湖北段線路規劃,將沿江新建麻城至恩施段高鐵,線路長1495公裏,總投資約1800億元。其中,荊門至宜昌段與規劃中的襄(陽)荊(門)宜(昌)高鐵共線,明年將先期開工。
對整個長江經濟帶而言,沿江高鐵建成後,將填補中國隴海和浙贛之間700公裏無橫向鐵路的空白,與隴海線、京廣線、京九線共同構成我國鐵路幹線的十字形網絡,並與縱向七條跨長江鐵路和沿海鐵路接軌,大大提高中國鐵路的靈活性。
對區域經濟發展來說,沿江高鐵串聯起東中西三大板以及長三角、長江中遊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之間的互動,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在長江經濟帶範圍內的梯度合理分配和布局。
近幾年,長江中上遊產業布局和調整效果不錯,產業結構比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轉移落地。比如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等發展良好。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近幾年來,長江中上遊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尤其是上遊的貴州、重慶,中遊的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近幾年經濟增速在各省份中名列前茅。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長江中上遊地區的產業層次搭配更好。這些地方也有不少重工業,但相比東北等地,長江中上遊的重工業如重型機械等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這些地方的勞動力比較充沛、水資源豐富、更貼近市場,是產業轉移的主要選擇地。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日前發布《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文章,梳理了一年多來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的5項積極成效,2016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總體高於全國增速。國家發改委表示,下一步要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因地製宜優化城市群布局,全麵提高長江經濟帶城鎮化質量。
最後更新:2017-09-01 11: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