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搜狐
亞開行:亞洲經濟受益於中國強勁增長
亞洲開發銀行(ADB)於近日在其年度經濟報告《2017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版)中預測, 2017年和2018年這兩年間,發展中國家居多的亞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分別為5.9%和5.8%。
亞開行表示,由於全球貿易大範圍複蘇、主要工業經濟體穩健擴張以及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強勁,大多數亞洲國家的增長勢頭會比較喜人。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今明兩年的亞洲的經濟增長將超過該機構之前的預測。
亞開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Yasuyuki Sawada)指出:“在全球貿易複蘇和中國的帶動下,亞洲經濟的增長前景必然會有所好轉,亞洲國家應充分利用這個良好的機會,實施有利於本國經濟增長的改革措施,對急需改善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並保持良好的宏觀經濟管理水平,從而挖掘出經濟長期增長的潛力”。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前5個月,亞洲地區的出口產品的價值(以美元計)比去年同期激增了11%,進口產品的價值(以美元計)比去年同期增長17%。出口價值在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製造商外部需求疲軟而出現連續兩年的收縮之後,今年重見起色,這是頗感欣慰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作用不容忽視,也正是鑒於中國經濟表現在今年上半年超出預期,亞開行也調高了對2017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期,認為可以達到6.7%,這比之前的預測高出了0.2個百分點。
至於今明兩年亞洲地區內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表現,亞開行預測認為:日本在2017年和2018年的經濟增速均有望達到2%,這比該機構今年4月份時的預測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日本國內消費者信心的提振和商業情緒的上升,從而使得日本經濟出現了“意外增長”。
亞開行認為,相比之下,全球貿易的複蘇幫助提振了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增長勢頭更加強勁,其產出也將有望從2017年的5%穩步上升至2018年的5.1%,分別高於該機構之前預測的4.8%和5%。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出口增長也能帶動該地區的整體增長。
不過,也不是所有亞洲國家和地區都有那麼樂觀的情況出現,比如印度。亞開行認為,在印度,“廢鈔運動”和新稅製的實施,使其國內的消費者支出和企業信心受到了抑製,該機構遂將印度在2017財年的GDP增長率下調至7%,較4月份的預測低了0.4個百分點。同時,亞開行也將印度2018財年的增長預期從7.6%下調至7.4%。
在釋放出來的好消息要遠多於壞消息的同時,亞開行也不忘提醒地區內的各主要經濟體注意潛在的風險,包括美國財政政策的影響、油價的不確定性、全球流動性收縮、地區地緣政治事件,以及當地氣候災害等因素。
澤田康幸認為,雖然地區內各主要經濟體都已經為這些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了各種準備,但高負債水平確實已對地區內的金融穩定構成了一定的潛在風險,再加上許多亞洲經濟體的長期利率與美國的長期利率緊密掛鉤,那麼進一步加強國家財政狀況管理,以及密切監測債務水平和資產價格等活動就顯得更為必要了。
(原標題:亞開行:亞洲經濟受益於中國強勁增長)
最後更新:2017-10-03 0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