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
搜狐
支付寶限20萬,微信紅包一千元,實名製後如何應對
從6月27號開始,很多支付寶用戶開始收到提醒,“當前餘額支付額度為20萬元/年”,並在查看詳情之後會看到“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用戶根據賬戶的身份信息完整程度不同,享有不同的餘額支付額度。
其中,I類額度1000元/終身,支持餘額轉賬、提現、消費,通過餘額支付共享此額度;II類額度10萬/年,支持餘額轉賬、提現、消費,除提現外,個人所有賬戶通過餘額支付共享此額度,提現不受此額度限製;III類額度20萬/年,支持餘額轉賬、提現、消費,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個人所有賬戶通過餘額支付共享此額度,提現不受此額度限製。
根據有關方麵的解釋,根據央行的規定,7月1號開始執行支付新規,根據驗證等級的不同,對支付賬號做了分級,不同級別的賬號擁有不同的權限。目前是灰度階段,會陸續對所有用戶展示,到時候在餘額的頁麵上都能看到自己當前的額度,也可以根據頁麵提示提升額度。
我們做了一下試驗,在賬戶餘額為10187的情況下,看到現有額度為20萬/年,將其中10000元轉入到餘額寶,結果,剩餘額度變成了19萬,等於是減少了1萬元。
然後,我們將剩餘的187元中的100元提現到自己名下的銀行卡中,看到,剩餘額度沒有變化。
央行的規定是這樣的:[一]對於以非麵對麵方式通過至少一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驗證,且為首次在本機構開立支付賬戶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Ⅰ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餘額付款交易自賬戶開立起累計不超過1000元[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二]對於支付機構自主或委托合作機構以麵對麵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麵對麵方式通過至少三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Ⅱ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僅可用於消費和轉賬,其所有支付賬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10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三]對於支付機構自主或委托合作機構以麵對麵方式核實身份的個人客戶,或以非麵對麵方式通過至少五個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進行身份基本信息多重交叉驗證的個人客戶,支付機構可以為其開立Ⅲ類支付賬戶,賬戶餘額可以用於消費、轉賬以及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產品,其所有支付賬戶的餘額付款交易年累計不超過20萬元[不包括支付賬戶向客戶本人同名銀行賬戶轉賬]。客戶身份基本信息外部驗證渠道包括但不限於政府部門數據庫、商業銀行信息係統、商業化數據庫等。其中,通過商業銀行驗證個人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的,應為Ⅰ類銀行賬戶或信用卡。
所以,我們用“人話”做一下解釋:
以後,每個人的支付寶支付限額將有差別,根據用戶身份驗證的差別而不同,最差的一共隻能1000元,第二檔次是一年10萬,最高是一年20萬,不到20萬的,可以通過增加信息驗證來提高額度,但20萬就到頂了。
根據規定,如果是用支付寶轉賬、消費、購買理財等,一年20萬,這就是最高限額,超過之後就無法繼續支付,但是將這些錢取現,也就是轉存到個人名下的銀行卡裏,並不受這個限製。所以,如果你支付寶裏的餘額數量太多,或者用途很大,就可以先把錢轉到自己名下的銀行卡,然後從銀行卡將錢直接餘額寶,既不會消耗你的支付額度,也不會影響你的現實支付。另外,螞蟻花唄也不會影響你的支付寶額度,但需要注意,不要用支付寶餘額來還螞蟻花唄,一定要用餘額寶。
當然,也不要忘記了,各個銀行對支付都是有限額的,如果資金比較大,看來需要開多個銀行賬戶了。目前多家銀行對於通過第三方支付進行充值的單筆限額均設定為千元級。其中,建設銀行對於單筆的限製控製在1000元左右,中國銀行控製在5000元/筆,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的單筆充值則控製在3000元以下。用起來麻煩,也會有總額限製。
總之,在新規的背景下,支付需求比較高的用戶應該盡量減少使用支付寶的餘額來支付,而是使用餘額寶,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支付餘額受到了限製,不僅不會對支付寶的運營造成影響,相反會促進餘額寶的使用和其他支付工具的普及。
第三方支付和大部分理財平台將遭受打擊
當然,因為螞蟻金服產品體係豐富,支付方式多樣,這個支付新規並不會對其發展構成負麵影響,但其他的多數第三方支付可能就沒有這樣幸運了。很多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可能最多隻能是每年20萬,一些通過第三方支付來接入的理財產品可能遭受打擊。
比如,微信支付也會深受其害,因為很多微信用戶的驗證並不豐富,甚至很多隻能是終身1000元的額度限製,以後發紅包都可能受到限製。沒有綁定銀行卡的微信用戶可通過微信零錢包收發累積1000元以內的紅包。如果發紅包金額已經超過1000元,還想再發就得追加身份認證。
即便經過增加驗證之後達到10萬的限額水平,因為沒有其他的替代手段,一些需要大額支付的微信支付用戶就會在限額麵前不得不被阻止,這對雄心勃勃的微信支付可能是巨大的打擊。
因此,麵對7月1日的限額到來,使用杠杆資金及信貸融資在各互聯網金融平台之間進行操作,存在資金鏈問題的投資者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和應對,否則有可能遭遇困難。問/馬繼華
最後更新:2017-09-02 18: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