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長沙推出“工業30條”振興實體經濟

近日,長沙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幹意見》,一次性推出5個方麵、30條措施,以振興工業實體經濟。

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方麵,長沙市規定工業園區範圍內符合產業規劃的各類生產性工業企業項目,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標準統一按20元/平方米核收(工業地產除外);工業企業繳納的城鎮土地使用稅,企業前景較好、經營確有困難的,可按其繳納部分的50%予以安排資金扶持。

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麵,實施企業“倍增計劃”,對產值過億元且稅收過500萬元的工業企業,在未來3年內企業承諾產值與稅收能實現倍增且製定分年度發展目標規劃,每年複合增長率不低於26%,由各區縣(市)、園區每年度按照企業稅收增量本級部分的50%對企業進行事後獎補;對確定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土地出讓底價可按國家確定的長沙市最低限價標準的70%執行。

在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方麵,在企業對外經貿合作比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立境外商務代表處,幫助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市場;在人才培育方麵,對進入全市百戶重點監測企業名單且稅收額居前50位的企業,如當年工業增加值與稅收增長均高於全市GDP增速,其高級管理人員按當年繳納所得稅的50%予以獎勵。

在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方麵,建立園區“捆綁”審批模式,探索建立“零土地”審批機製;為加快園區內產業項目建設進度,對已完成土地摘牌與總圖審批的製造業產業項目,可進行規劃放線,用於提前開展場地平麵和豎向整理工作。

長沙部分工業企業表示,“工業30條”多為普惠式政策,有助於解決工業實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突出和共性問題。比如,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標準下降一項,有的企業可節約數百萬元成本。

最後更新:2017-06-25 17:02:49

  上一篇:go 上半年239隻新股上市超去年全年 在審的IPO企業552家
  下一篇:go 全球私募西湖峰會幹貨分享:全球最大公募剖析資管行業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