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搜狐
爾康製藥中期業績大變臉 淨利潤預增改預減

今年7月爾康製藥預計2017年中期業績預增0.00%至15.00%,但僅一個月時間,這份業績單卻突然有了新變化,原來的預增“變臉”為預減。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公司因為核查媒體報道,自今年5月10日開始停牌,然而公司尚未複牌又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中期預增變臉成預減
7月13日,爾康製藥發布中期業績預告,預計1至6月盈利52706.37萬元至60612.33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0.00%至15.00%。“公司生產經營情況保持穩定,與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對於上半年的業績情況,爾康製藥還表示,本報告期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 3270萬元左右,對業績有一定影響,上年度同期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2394.31萬元。
但僅隔一個月,爾康製藥8月9日發布業績向下修正的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額度為39529.78萬元至52706.37萬元,比上年同期變動為-25.00%至0.00%。這意味著此前發布業績預增一事打了水漂。
對此,爾康製藥這樣解釋,受醫藥行業政策環境的影響,改性澱粉產品的市場拓展不及預期,導致公司 2017年半年度業績有所下滑。7月 14日公告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是公司財務部門初步估算的結果,經與業務部門溝通後,收入確認與原估算結果存在差異。
需要提及的是,爾康製藥自今年5月10日開市起停牌。其時,公司稱,由於網絡上出現一些關於公司的媒體報道,對公司二級市場股價產生較大影響。今年5月份,爾康製藥陷入財務造假風波:5月9日,爾康製藥被質疑財務造假後,當天午後二級市場股價開始快速下跌至跌停板,5月10日公司進行停牌自查。5月11日,深交所向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爾康製藥就質疑做出說明。
停牌期間遭立案調查
自5月10日至今,爾康製藥每周均發布停牌進展公告,卻一直沒有複牌的計劃。核查尚無任何消息,但8月8日,爾康製藥卻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稽查。
對此,爾康製藥的投資者表示非常不滿:“核查3個月,投資者等來的是立案稽查,這對於多年支持爾康的投資者的信心是極大地打擊,一直以為爾康穩健經營,良心企業,現在居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不遵紀守法經營信譽掃地,管理層難辭其咎!業績預告說預增就預增、說預減就預減,這麼隨便,你們在開投資者的玩笑嗎?幾個億隨便一寫的事嗎?這麼重要的公告為什麼這麼草率?爾康的管理層要給投資者一個解釋!”麵對上述投資者的質疑,爾康製藥未作出相關解釋。
“目前爾康製藥股票停牌,參考多數上市公司立案後股價走勢,複牌後股價很可能下跌。”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昨日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 《證券法》及最高法院虛假陳述司法解釋規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可以起訴索賠損失。
資料顯示,今年5月9日,有自媒體發文稱,爾康製藥涉嫌嚴重財務舞弊,報道中對18萬噸木薯澱粉生產項目實現的6.15億元淨利潤提出質疑,並質疑爾康製藥有虛構資產嫌疑。另外,自2016年12月13日至今年5月,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帥放文及其一致行動人曹再雲累計減持爾康製藥1.03億股股份,共計套現約12.37億元。
最後更新:2017-08-19 1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