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搜狐
構建“三業互動”科創格局 中國電科混改因企施策
中央企業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骨幹和中堅,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稱“中國電科”)作為軍工電子國家隊和信息產業主力軍,按照體係引領、平台支撐、機製保障、人才先行的發展思路,堅持科技創新和體製機製創新雙輪驅動,取得了一係列可借鑒、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熊群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電科把企業規劃與國家戰略方向結合起來,麵向科技前沿,打造開放協同科創體係,同時推進體製機製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在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過程中,中國電科探索多種形式,因企施策,目前已選擇條件成熟的二級成員單位儀器儀表公司申請納入國家第三批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
打造開放協同科創體係
中國電科在科技創新方麵獨具匠心,構建了技術、軍工、產業“三業互動”格局,成立知識產權中心,將技術創新作為一種單獨的產業形態進行重點建設。
中國電科將科研過程作為“生產”,將知識產權作為“產品”,將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作為“銷售”,創新性地將技術創新投入、知識產權申請/授權量、轉化收入等指標納入成員單位年度責任書,並在《中國電科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在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形成的收入中,不低於50%用於獎勵給發明人,且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和改革之初相比,集團公司專利申請數增加了80%以上。
熊群力表示,中國電科在布局基礎性、前沿性科研的同時,也強調係統的集成能力,為客戶提供係統性解決方案,不僅是賣產品,更注重提高信息係統的服務能力。
據介紹,中國電科強化係統、設備、元器件/軟件的“三級協同”譜係,按照係統帶整機、整機帶元器件/軟件的模式,突出頂層設計,將關鍵技術按層級分解為係統、整機、核心元器件/軟件等樹狀譜係,狠抓重點環節、統籌協調攻關進度,形成整體創新能力。
目前,以“核高基”、“探月”、“載人航天”、“北鬥”等為代表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程成體係突破了一批瓶頸技術,為打破國外禁運、實現核心產品自主可控奠定基礎。
科技創新,關鍵靠人才。中國電科把人才看作企業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通過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製機製改革,不斷增強人才製度優勢和人才比較優勢,廣聚人才資本,從政策、法規、薪酬、知識產權等方麵為人才量身打造了一係列保障措施。
例如,電子科學研究院創新中心持續三年給予團隊每人每年不少於100萬元科研經費,對成功引進的科技人才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並賦予團隊骨幹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入。
推動軍工科研院所改製
熊群力表示,中國電科在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切實推進體製機製和業務布局改革,明確了“企業化、市場化、集團化、國際化”改革方向和重點任務,完善了以母子公司為主體的“三層架構、兩級經營”組織體係,實現了提質增效、釋放活力、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中國電科按照國家關於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總體部署,結合自身改革發展實際需要,積極穩妥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革工作。
熊群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電科的科研院所改製主要是三種模式:直接打造為子集團或專業公司、納入現有子集團或專業公司、研究院所企業化運行。與此同時,加大資金投入,聚集優勢資源優化技術創新體係,推進“世界一流”水平研究院所建設,使其成為集團公司技術創新體係的核心力量。
截至2017年8月,中國電科整合內部19家二級科研院所,打造7家子集團和專業公司,將在轉製過程中探索經驗、驗證政策,為後續其他研究所轉製奠定重要基礎。
“目前集團已逐步形成規劃引領發展的格局,集團主營業務由以往的軍、民品科研生產,向軍工電子、民品產業、國際化經營、科技創新、資產經營與資本運作五大業務形態轉變,逐步形成技、產、資、融互動發展的主營業務新體係。”熊群力說。
二級及以下企業穩妥推進混改
中國電科明確二級及以下企業層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製。實施股權多元化,通過引進戰略投資、社會資本、員工持股、股權置換、交叉持股、股權轉讓等多種形式探索發展混合所有製。
“堅持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股權多元化過程中,重點關注實際控製權而非股權比例。”熊群力表示,混改的過程中有序推進公司治理現代化,逐步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最終形成協調運轉、有效製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製。
目前,中國電科已選擇條件成熟的二級成員單位儀器儀表公司申請納入國家第三批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中國電科民品產業根據發展階段和投資類型,采用不同形式推動實施混合所有製改革。
具體而言,在技術型新業務啟動發展時,以核心員工參與出資設立公司,通過利益捆綁,防範人才流失及疏於擔當風險;在企業具備一定規模、發展前景逐步明朗但資金或戰略協同需求迫切時,逐步引入金融及戰略投資者,助推企業提升發展水平;在企業發展高速增長期,市場占有率及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情況下,轉向證券資本市場,爭取公開上市,成為公眾型混合所有製公司。
(原標題:構建“三業互動”科創格局,中國電科混改因企施策)
最後更新:2017-09-14 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