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3300上方激戰 一大波指標集體指路:新一輪牛市已經啟動?

經曆兩年多沉淪之後,隨著中國宏觀經濟開始企穩向好,A股上證指數站上3300點,市場賺錢效應不斷凸顯,新周期之爭愈演愈烈,牛市之辯也甚囂塵上,多空雙方正在上演巔峰對決。

兩融創新高、資金積極入市

近期,隨著上證指數站上3300點,各種指標都顯示A股正在回暖。

8月以來,中小板指數上漲超過6%,創業板指數上漲超過8%。同時,次新股作為市場活躍度的重要指標,次新股指數8月以來累計漲幅更是超過15%。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9月12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7570.62億元,躍居2017年以來單日兩市成交總額排行榜第一位。

其中,兩融餘額作為市場熱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的攀升意義巨大。目前,兩融餘額直逼9800億元,罕見12連升,並且創下自2016年1月25日以來的新高。

滬港通資金流向來看,絕大部分時間均是“北冷南熱”的格局,但近一個月北向資金淨流入282.96億元,遠超南向資金淨流入的128.85億元,形成了“北熱南冷”的格局,由此也可以看出港股通資金對內地股市的態度。

另外,民間配資也開始再度活躍。

公私募基金均維持高倉位

近期A股市場保持強勢,成交量明顯放大,顯示增量資金開始入場。當前,公私募基金在市場上倉位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各類基金加減倉動作也變得更為頻繁。

“我們現在就是以非常高的倉位在進行操作,至少從短期看,從市場上賺錢是大概率事件。”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據他們了解,近期市場上的私募倉位都非常高。廣州一位熱衷於參與小票和題材概念股操作的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基本都保持在八成以上倉位進行波段操作。

最新調查顯示,當前半倉以上(倉位在50%以上)私募機構占比雖較上月略有下滑,但依然接近80%。

有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認為,在當前行情下,未來確實要考慮公司在行業裏麵競爭優勢的變化導致個股和行業市場表現的變化。而他對基金經理的要求是,不要隨意跟風加倉,大家還是繼續靜下來分析行業的變化。

從數據來看,部分公募基金已經在近期開始選擇減倉。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2017年9月11日的倉位測算結果顯示,樣本內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由上周的80.64%下降至79.41%。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降至81.77%。

上麵各項數據,是否預示著牛市已經啟動?不妨先來回顧一下曆史上各輪牛市的表現——

複盤A股最近十年的三輪牛熊變換,總也避不開經濟增長、流動性、風險偏好和通脹四個不變的驅動因素。根據廣發證券的回顧總結,2005-2007年、2008-2009年、2014-2015年三輪牛市有著共同特點,即四大因素中至少三因素發生共振,才會開啟一輪大牛市。

其中,流動性寬鬆和風險偏好提高是牛市的必要條件,而經濟增長、低通脹環境更有利於股市上漲。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股權分置改革提升風險偏好、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利好上遊資源企業盈利、貿易順差結匯帶來的超額流動性,以及經濟強勁增長改善企業盈利等因素先後發力帶動股市走牛。其中,2006年11月前通脹水平整體較低,通脹對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但後期通脹壓力加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彼時疊加美國次貸危機升級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全球金融市場普遍發生動蕩,此輪牛市於2007年10月結束。

2008年11月初,新一輪牛市啟動,其前期主要驅動力來源政策麵而非經濟基本麵。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推出提升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和風險偏好,連續降準降息則為股市上漲創造了較為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在四萬億投資背景下,2009年上半年信貸資金天量增長,部分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攪動風雲。直到2009年7月底,在貨幣信貸天量增長和通脹預期升溫背景下,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調整,流動性邊際收緊,牛市到此結束。

風險偏好和流動性,是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牛市的主要驅動因素。全麵深化改革的推進不斷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貨幣政策從定向寬鬆走向全麵寬鬆,流動性不斷改善。在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的雙重刺激下,股市展開了一波短暫牛市行情。由於欠缺經濟增長支持,對杠杆資金的清理在2015年6月份引發股市大幅下滑,牛市行情就此止步。

他們說,A股的周期行情仍難言結束,短期行情或將持續——

國信證券認為:

當前各項宏觀數據均顯示經濟複蘇仍將持續,市場原先固有的“一季度是高點”等慣性思維開始被逐步打破,下半年經濟增速有可能進一步往上不再是奢望,經濟複蘇將開啟A股市場牛市新征程.

而綜合不少公私募人士的觀點來看,市場長期的行情暫時還難以判斷,但就短期而言他們確實看到了機會。“前一陣,央行在淨回籠的情況下股市還在漲,要麼大家對於同業存單有充分的準備了,或者至少覺得央行到時候會出手救市,個別行業的利潤情況相對不同,看起來短期比較可為。”另有公募基金經理對當前的市場表示還是十分有信心。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分析:

A股的周期股行情仍難言結束,一方麵高盈利或在下半年都能維持,另一方麵,對周期股盈利長期可持續性的預期也相應調整。預計周期股在未來幾年並不具備以往的大幅波動特點,這將提升周期股的中期配置價值。成長板塊整體估值上移的空間比較有限。

展望後市,考慮市場對重大會議之前的監管維穩預期,短期市場或維持強勢。結構上金融周期股相對較好,輔之以部分業績與估值匹配的成長個股,關注滯漲個股的表現。

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基本還是認為短期內有較大賺錢機會的可能,所以我們也都是在以較大倉位在進行運作,對長期的行情雖然也保持著樂觀態度,但確實難以下一個準確的結論。而且目前我們的規模並沒有太大,船小好調頭也是我們敢這麼大倉位進去的原因。”

而有華南公募基金經理表示,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關注各項一線數據的變化,包括成本、利潤等等,如果有變化,“還是要早點撤。”他說。

(原標題:3300點之上多空激戰!一大波指標集體指路:新一輪牛市已經啟動?)

最後更新:2017-09-14 00:47:45

  上一篇:go 歐洲三大股指多數上漲
  下一篇:go 構建“三業互動”科創格局 中國電科混改因企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