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
搜狐
第23家H股上市銀行要來了 它是國內資本金最大的城商行
又一家中資銀行將登陸香港市場。
券商中國記者從港交所官網了解到,總部位於河南的中原銀行日前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有望近期完成招股及上市。該行也將繼九台農商行、廣州農商行之後,成為今年以來的第三家在港上市內地中小銀行,也是河南地區法人銀行中第二家主板上市銀行。
按照此前計劃,中原銀行擬發行不超過33億股H股,募資規模約80億港元,大概率將取代募資約71億港元的廣州農商行,成為2017年以來港股IPO規模第二大的內地企業(第一大為國泰君安)。該行IPO的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國際、JP摩根、建銀國際、招銀國際四大投行。
待中原銀行上市後,在港上市的內資銀行將增至23家。
從資本金規模來說,基於大規模合並,以及籌建期的增資擴股,中原銀行以166.25億元的注冊資本金,高居國內城商行第一位。
三大基石投資者護航
由13家城商行重組而來的中原銀行,是河南首家省級法人銀行。2014年12月底,中原銀行獲得銀監會批複籌建,由河南省鶴壁銀行、開封商業銀行等13家城商行,通過新設合並的方式共同組建。合並完成後,前述13家城商行將不再具有法人資格,原有債權債務由新設立的中原銀行承繼。
基於大規模的合並,以及在籌建期同步進行的增資擴股,成立初的中原銀行便以154.2億元的注冊資本金,高居國內城商行第一位。2015年末,中原銀行又推出12.04億股的定增計劃,引入7名企業法人股東,進一步將注冊資本提升至166.25億元。
截至目前,該行共有557家非自然人股東和9324名自然人股東,分別持有約95.45%和4.55%的股份。其中河南投資集團及永城煤電分別直接持有9.02%和7.42%的股權,位列該行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這兩家企業均由河南省政府最終全資持有。
在2014年底成立之初,中原銀行便公開宣布,擬於2017年正式啟動上市程序,並計劃在5年內實現資產規模突破6000億元、監管評級達到2級以上,機構布局實現河南省內市縣全覆蓋。
今年4月,中原銀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並於日前通過上市聆訊。據了解,該行在港公開招股期限從6月30日至7月11日,預計7月19日正式掛牌。
與其他赴港上市企業一樣,該行也鎖定了三名基石投資者,確保順利完成發行。包括中民投旗下中民未來子公司天堃投資認購7.26億H股,上海華信和中科創資本則分別出資14.04億港元和7.88億港元,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在此次募資規模中占比近半。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創資本還在今年初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吉林九台農商行發行的1.1億股股份,占該行發行後總股本的4.36%,中科創資本也得以稱為九台農商行第四大股東。
一季度“縮表”
自2014年組建以來,中原銀行資產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16年底,中原銀行總資產已由2014年底的2069.48億元增長至4330.7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44.7%;去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8.04億元、淨利潤33.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1.4%和12.2%。
不過,從更新的資料來看,該行一季度出現資產負債表收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該行總資產較年初減少7.21%至4018.26億元,總負債則由較年初減少8.05%至3655.74億元。
中原銀行表示,資產規模壓縮的原因,主要是根據央行於2017年初頒發有關金融機構MPA考核的新規定(要求商業銀行控製若幹信用資產規模)而終止部分同業業務,使得該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應收款項類投資減少。而對於負債規模的減少,則是根據資產規模控製負債規模所致,該行同業存單及同業負債規模壓降。
事實上,中信銀行公布的一季報顯示,該銀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均出現下滑,成為今年第一家資產負債表收縮的銀行。彼時市場上就有聲音稱,這預示著中國銀行業“縮表”成為趨勢。不過這一觀點隨後被證偽。在當前強監管力推金融去杠杆的影響下,不少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確實開始做業務結構調整,壓降部分資產規模,但各家銀行壓降的情況不盡相同。以中原銀行為例,該行一季度壓降的就是同業業務,而這正是此前中小銀行激進擴張的主要業務分部。
破淨銀行占比高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在H股上市的22家銀行中,按照最新的收盤價計算,破淨的銀行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14家,占比逾六成。值得注意的是,五大行無一幸免。
此外還有民生銀行、天津銀行等7家銀行跌破發行價。
據了解,港股投資者對內地銀行股,尤其是中小銀行股的謹慎態度,成為部分銀行跌破每股淨資產或者發行價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內地銀行息差收窄、盈利水平承壓以及不良貸款率的攀升都導致投資這對內銀股態度謹慎。此外,境外投資者對地方政府平台貸款非常敏感,但中小銀行多有地方政府“影子”,進而壓低整體估值。
不過,與A股上市相比,赴港上市因其流程簡單、上市時間可控以及相對限製條件較少等優勢,不斷吸引內地中小銀行將其作為登陸資本市場的陣地。
以中原銀行為例,從遞交IPO申請,到完成掛牌上市,最快也許3個月就可以完成,相較A股漫長的排隊時間及審核流程,港股也成為不少銀行“曲線登A”的戰略之選。
除了中原銀行外,江西兩家銀行也上半年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分別是九江銀行和江西銀行。
(原標題:第23家H股上市銀行要來了,它是國內資本金最大的城商行)
最後更新:2017-07-02 23: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