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獲批:嚴控城市規模 支持雄安建設

9月27日,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下稱《規劃》)批複同意後進行了公布。

《規劃》顯示,北京將嚴控城市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常住人口規模到2020年控製在2300萬人以內;同時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北京的輻射帶動作用,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並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係。

護水護老城

按照《規劃》,北京將嚴控城市規模,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實施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到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控製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到2860平方公裏左右,2035年減少到2760平方公裏左右。

這表明,北京將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製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劃定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好生態涵養區,同時加強首都水資源保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製度,強化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確保首都水安全。

北京雖然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興的文明古都,但同時也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特大型城市。第一財經從北京市河長製辦公室獲悉,在南水北調進京後,北京的年人均水資源量也僅150立方米左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嚴重缺水警戒線(500立方米).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製度是保障水資源安全的一項製度創新,以水資源節約、保護和配置為重點,嚴格控製用水總量,全麵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控製入河排汙總量,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同時,《規劃》提出,北京要做好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塑造。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曆史文化名城保護體係。加強老城和“三山五園”整體保護,老城不能再拆,通過騰退、恢複性修建,做到應保盡保。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吳唯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是靠著老城發展壯大起來的,在其城市發展過程中,包括道路橋梁、軌道交通等都從老城穿過,老城基礎設施的老化,已難以滿足城市的發展需求,因此多年來老城拆拆改改,多處城牆、牌樓都已非原貌。然而,老城又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通過騰退、恢複性修建來保護老城,這是弘揚中華文化最具體的展示平台。

同時,老城保護要與大的山水格局相互協調,因此,《規劃》提出,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加強對世界遺產、曆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曆史建築和工業遺產、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保護,將凸顯北京曆史文化整體價值。

全方位支持雄安建設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麵,《規劃》表示,全方位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係,支持中關村科技創新資源有序轉移、共享聚集,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加強與天津、河北交界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嚴控人口規模和城鎮開發強度,防止城鎮貼邊連片發展。

今年8月,北京市與河北省簽署《關於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包括了建立健全對接協調工作機製、協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直連直通等。

同樣在8月,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教育、醫療及科技創新都是北京的優勢資源,將這些優勢資源向雄安新區布局發展,以提升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在雄安新區新建的3所學校和1所醫院,擬分別由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提供支持;對搬遷單位合理的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承接地將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並列入當地年度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此外,在健全財稅價格等激勵約束機製方麵,提出給予企業疏解搬遷資產處置一定稅收優惠,最大程度降低疏解搬遷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除了輸送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之外,未來,雄安在交通方麵建設也將有大的突破。上述負責人介紹,雄安新區將成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體係的重要節點,全麵提速北京市與雄安新區之間的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動建設北京市與雄安新區直接連通的高速公路新通道。

(原標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獲批:嚴控城市規模 支持雄安建設)

最後更新:2017-09-28 07:18:28

  上一篇:go 首隻土壤修複產業基金撬動千億市場:擬“首投”徐州國家級產業園
  下一篇:go 我國將組建統一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 改革涉13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