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搜狐
三大廠商混戰“大逃殺”類遊戲 無版號隻能“望雞興歎”
2017年的現象級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簡稱《絕地求生》)席卷全球,該遊戲的創意總監近日表示,其銷量突破了2000萬份。
《絕地求生》是一款玩法直白簡潔的“大逃殺”類遊戲,每局遊戲有100名玩家參與,玩家被投放到孤島上進行對抗,最終生存的玩家僅有一人,幸存玩家屏幕上會出現一行字:“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因此這類遊戲也被稱作“吃雞”遊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騰訊、網易、小米等大廠已紛紛入局“吃雞”,至少開發了5款手遊產品。
然而,監管的態度卻給遊戲廠商兜頭澆下了一盆涼水。10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業務主管部門明確對鼓勵殺戮的大逃殺類遊戲持否定態度,廠商將難以獲得出版運營許可。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能否拿到遊戲版號將成為廠商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監管壓力之外,市麵上的“吃雞”手遊還麵臨同質化、用戶體驗差等問題。
騰訊、網易、小米三國殺
《絕地求生》是一款端遊作品,也是近幾年來罕見爆火的現象級端遊大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粗略統計,《絕地求生》全球遊戲銷售收入折合已經超過25億元,其中中國區用戶僅用於購買遊戲便花費6.7億元。
由於《絕地求生》並沒有國服版本,技術水平低帶來的外掛泛濫加上最低98元的售價讓國內不少希望“吃雞”的玩家與之絕緣。超強的吸金能力、國內市場的空白,讓嗅覺敏銳的遊戲廠商發現了一座富礦。
各路玩家顯然已經急不可耐。9月,虛幻引擎開發商Epic在旗下FPS遊戲《堡壘之夜》中加入了“吃雞”模式,兩周內1000萬玩家體驗。
騰訊、網易、小米紛紛入局“吃雞”,推出了當家遊戲產品。《小米槍戰》已於10月18日開始安卓端單排內測,內測11天,單日最高活躍用戶達到100萬。網易出品的《荒野行動》安卓版於10月31日開始不限號測試,網易另一款作品《終結者2:審判日》11月4日登陸全平台,預約人數超過300萬。新款手遊的火熱提振了資本市場,11月6日網易股價漲幅一度達到10.46%,總市值突破400億美元。
騰訊推出了《光榮使命》和《CF荒島特訓》兩款“吃雞”手遊,《光榮使命》於11月8日正式開啟不刪檔預約。記者注意到,一開始《光榮使命》的宣傳網址非常直白:chiji.qq.com,正式上線後改成了grsm. qq.com。截至記者發稿,《光榮使命》的預約人數已經超過410萬,打著“首款空降競技開黑手遊”旗號的《CF荒島特訓》,預約人數超過1000萬。
一位手遊開發商向記者表示,從騰訊、網易這種大廠的動作來看,國內廠商明顯最好看的是手遊市場,整個市場盤子更大,用戶數更多。小米互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吃雞”手遊很可能迎來大爆發,“吃雞”這個模式背後的遊戲設計理念,可能會成為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射擊遊戲已經很多年沒有一場大的進化,而吃雞恰好可能代表了十年一遇的一場進化。”
易觀遊戲行業分析師董振認為,因為端遊不好申請資質,過審不易,所以遊戲廠商紛紛將目光對準了吃雞手遊,趁著監管還未波及到手遊的空白期,紛紛入局“占坑”。
監管之劍懸而未落
遊戲廠商們大張旗鼓“吃雞”的同時,監管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懸在頭頂。
10月27日,遊戲工委發布了《對“大逃殺”類遊戲總局業務主管部門的基本態度》一文,文中指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業務主管部門已經注意到《絕地求生:大逃殺》遊戲,對於“大逃殺”這類鼓勵殺戮、尤其單純以殺死其他遊戲玩家扮演的角色為手段實現最終目的的遊戲,總局明確持有否定態度,將難以獲得出版運營許可。遊戲工委則建議國內遊戲企業不宜安排研發、引進此類遊戲,電競、直播等平台也不應為此類遊戲提供宣傳、推廣等服務。
記者注意到,此前多種信號表明,騰訊將成為《絕地求生》的國服代理,然而騰訊官方始終沒有正麵回應。有業內人士表示,《絕地求生》依然在過審,能否順利進入中國則是個未知數。
遊戲時評人張書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逃殺遊戲的價值觀主要受到電影《大逃殺》的影響,其無原則的殺戮和對人心黑暗麵的各種呈現,使得整個價值觀呈現出暗黑色和扭曲。張書樂認為,“吃雞”遊戲和以往的FPS遊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隻有一個活著,如果不附帶大逃殺這樣的價值觀進去,比如無原則的殺戮,並沒有多少影響。
監管風向已被廠商捕捉。記者注意到,在國產遊戲廠商最近公開發布的“吃雞”類手遊中,“大逃殺”的概念被摒棄,以空降競技、競技射擊等名詞取而代之。在采訪中廠商們對監管也不願多談,僅表示將嚴格依照相關規定推出遊戲。
版號成新遊“保命符”
11月12日,網易宣布由於目前測試規模已經達到預期,《荒野行動》將在11月13日停止對新注冊用戶發放測試資格。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荒野行動》此舉可能是因為遊戲版號並沒有申請下來。記者就此向網易方麵求證,但並未獲得回複。
網易的公告似乎透露了一些信息,其表示,“在內測期間收到了許多玩家以及上級領導部門對於遊戲的建議和反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產品修改和迭代,力求盡快為遊戲用戶奉上一款充滿正能量以及有著正確價值觀引導的高品質遊戲產品。”
獵豹大數據分析師管慕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些遊戲是通過在現有產品中加入大逃殺模式,避免了重新申請版號。記者注意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態後,小米於11月2日表示,《小米槍戰》已經於今年8月28日獲得遊戲版號。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各路玩家開始上線獨立“吃雞”遊戲,遊戲版號的申請成了關鍵環節。隻有拿到遊戲版號這張“通行證”,遊戲才能上線運營,向用戶收費。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的《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從2016年7月1日起,未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移動遊戲,不得上網出版運營,當時被業內人士視作手遊監管收緊的信號。
管慕飛認為,手遊“吃雞”是否會遭到扼殺,現在也不好說,但政策方麵的規定可能讓這類手遊的前景有不確定性,“‘吃雞’手遊在國內的發展,各遊戲廠商需小心謹慎,一步走錯,都可能麵臨懲罰甚至下架的風險。”
(原標題:三大廠商混戰“大逃殺”類遊戲 無版號隻能“望雞興歎”)
最後更新:2017-11-14 0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