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若是此人計謀得逞,司馬懿與曹爽最後誰輸誰贏則很難料定

魏明帝曹叡去世後,其八歲的兒子曹芳繼位,大將軍曹爽與司馬懿受魏明帝的遺詔為顧命大臣,共同輔政。

曹爽與司馬懿輔政不久,就因為權力之爭產生了矛盾,兩人之間互相傾軋,明爭暗鬥,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權力爭奪戰。

曹爽因為是皇族宗室,又是朝廷首輔大臣,朝政大事必須由他最後決定才算數,因而朝中文武百官攀附他的人比較多,再加上手握掌權,能夠隨意決定朝臣升遷,就就利用權力之便排除異己,把親近自己的人都安插在朝廷關鍵職位上,在與司馬懿的權力鬥爭中占據了絕對優勢,逐漸結成了龐大的集團勢力。

而司馬懿作為異姓外臣,在與曹爽的鬥爭中明顯處於劣勢,但司馬懿老謀深算,善於審時度勢,眼見鬥不過曹爽,就采取韜光養晦的策略,極力隱忍退讓,後來又假裝生病,瞞哄過了曹爽等人的眼睛,其實是在暗中蓄勢,伺機反撲。

在曹爽集團之中,除了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等人之外,還有一個人更不容忽視,這個人叫做桓範。

桓範,字元則,曹魏政權的老臣,以清廉節儉見稱,極富智慧,政治鬥爭經驗異常豐富。正始年間被任命為大司農,為曹爽出謀劃策,號稱"智囊 "。因和曹爽是同鄉,所以曹爽對他禮遇有加。

但桓範和與何晏等人不太一樣,何晏等人原來與曹爽的私交關係就比較親密,又生活放蕩,奢侈腐化,跟曹爽也算是臭味相投、同流合汙,而桓範則為人正派廉潔,與曹爽之間似乎總保持一定的距離,兩人的關係並不像何晏等人與曹爽之間那麼親密。

但桓範仍堅決支持曹爽,憑他的政治眼光,也早就看出曹爽與司馬懿之間絕不像表麵呈現的那麼簡單,覺察出司馬懿明顯是在裝病,其實是在蓄勢待發,靜待反撲的機會,因而絕對不可輕視。

桓範見曹爽兄弟幾個經常一塊出遊,就提醒勸諫道:"你們兄弟總攬大權,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萬一有人關閉城門,你們誰又能進城呢?"誰知曹爽聽了之後卻不以為然地說道:"誰敢如此大膽,做出這種事來!"根本就不聽桓範的勸告。

結果,桓範忠告最後卻被不幸而言中了。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馬懿趁曹爽兄弟率領群臣陪同小皇帝曹芳到距離洛陽城九十裏的高平陵(今洛陽東南大石山)去祭拜魏明帝曹叡的陵墓時,突然發動了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或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和其弟司馬孚,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等人假借郭太後的命令,關閉洛陽城門,然後包圍皇宮,逼迫郭太後廢除曹爽兄弟,並假傳郭太後的詔書宣布曹爽等人的罪行,派人到城外占領、接管曹爽兄弟的軍營。

司馬懿本想假借太後的命令,任命大司農桓範為中領軍,去接管曹爽的弟弟曹羲的軍隊,借機拉攏桓範。但桓範卻也同樣假傳郭太後的命令說司馬懿謀反,騙出城門,投奔了曹爽。

當司馬懿聽說桓範出了城門的消息之後,非常遺憾而又擔憂地對自己的親信、太尉蔣濟說:“曹爽的智囊逃了。”但蔣濟卻毫不在意地說道:“曹爽和桓範兩人其實內心距離相隔比較遠,曹爽的智商根本比不上桓範。曹爽就像是匹劣馬,還會留戀客棧裏那點常吃的豌豆,一定不會聽桓範的計策。”

情況也確實跟蔣濟所預料的一樣,桓範找到了曹爽等人之後,勸曹爽立即護送皇帝車駕去許昌,到許昌後召集各地兵馬護駕,再以叛逆罪名討伐司馬懿。但曹爽卻根本聽不進去桓範的建議。

桓範於是就大聲吼道:現在你們曹家危急萬分,隻有死路一條,想要苟且偷生都不可能了!一個普通的人在危急時刻都要挾持人質以求生,你們與皇帝在一起,通過皇帝下令天下,誰敢不響應?

桓範又對曹爽的兄弟曹羲說道:“你曹羲中領軍的其他軍營都在郊區,洛陽的屯田士兵也在城外,你都能把他們召來,今天去許昌,許昌也有武器庫,足以能夠把士兵們武裝起來。所擔憂的是軍糧,但是,我提前都已經想到了,我身上帶著大司農的印章呢!”

非常可惜的是,曹爽兄弟都被嚇破了膽,再加上曹爽智商太低,根本理解不了桓範的計謀,更不屑於聽從。

而此時的司馬懿心裏非常清楚,小皇帝曹芳在曹爽身邊,對他是個很不利的因素。一旦曹爽讓曹芳向各地發布討伐詔書,那自己就成了叛逆,到那時場麵就不好收拾了,一旦自己成了千夫所指的逆賊,那就千口難辨,下場肯定會落得很慘。

於是司馬懿趕忙下令,讓曹爽和曹芳進城,並派人勸說曹爽放棄兵權,再三發誓保證他們的安全,絕對不會殺他們,曹爽兄弟是一夥貪生怕死之輩,司馬懿承諾不殺他們,就準備放棄抵抗,回到洛陽。

桓範這下可急壞了,他反複告誡曹爽向司馬懿低頭絕無好下場。但盡管他磨破了嘴皮子,曹爽還是聽不進去,最後決定向司馬懿投降。

桓範見狀,不由得悲憤地哭罵道:“曹真啊曹真,您一向多智,可您竟然生出這樣的三個兒子,簡直是蠢豬蠢狗!更沒曾想到,我桓範全家,今天竟然因為你們這樣豬狗不如的東西,而被滅族啊!”

最後的結局果如桓範所預料的那樣,等曹爽等人投降後一進城,司馬懿很快就翻了臉,那還講什麼誠信,守什麼承諾?曹爽等人很快就被誅滅三族,就連桓範也被視為曹爽的同黨,一同被處死,並被誅滅了三族。

假如曹爽聽從桓範的計策,高平陵之變的最後結局恐怕就會大不相同,曹爽與司馬懿之間的生死對決,究竟誰輸誰贏恐怕也很難料定。

但曆史從來就沒有假設,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小編於此隻能說,司馬懿太陰,曹爽太蠢,而那位極有智慧謀略的桓範則是投錯了主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5:31

  上一篇:go 靳東教你,如何眼力過人
  下一篇:go 比爾蓋茨又捐46億美元微軟股票 占個人財富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