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38 返回首页    go 搜狐


谁能赢?巴菲特之问

1998年10月15日,沃伦·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一个演讲中有过如下提问: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自己周围的同学了。假设现在你可以选一个同学,买入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不能选富二代,只能选靠自己奋斗的人。请各位仔细想一下,你会选班里的哪位同学,买入他今后一生之内 10% 的收入。

你会给所有同学做个智商测试,选智商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考试成绩最高的吗?未必。你会选最有拼劲的吗?

不一定。因为大家都很聪明,也都很努力,我觉得你会主要考虑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也许你会选你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能力,能把别人组织起来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说是别人的功劳。我觉得让你做出决定的应该是这样的品质。

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

就是这样,把我们身边的人筛选一遍,看一看你真正愿意下注在其身上的都有谁?

寥寥无几。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长期买入一个人几十年内收入的10%,如同选择股票一样,究竟谁能够在将来为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呢?

他可能不是考试成绩最高的,也不一定是最有拼劲的,或是智商最高的、最聪明的。

而是你最有认同感的人,你相信的那个人,才是你确定的潜力股。

.

巴菲特接着说:

为了拥有这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你还要同时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 10% 的收入,这个更好玩。

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想到那些招人烦的人,他们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不但你烦他们,别人也烦他们。

为什么有人会招人烦?

原因很多,这样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类似这样的品质,你想想还有什么,请把它们写在刚才那张纸的右边。

.

看看左右两边分别列出来的品质,你发现了吗?这些品质不是把橄榄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钟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众。左边的这些品质,你真想拥有的话,你可以有。

这些是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获得这些品质,没一个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边的那些品质,那些令人生厌的品质,没一个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话,可以改掉。

所以,巴菲特表示, 最后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决于你的头脑和勤奋。

..

成功,不是来自精明,和你学习了多少的技巧,而是你的厚道,你做人的品质决定了你走的多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话: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巴菲特说,奥马哈有个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说他招人的时候看三点:品行、头脑和勤奋。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聪明、勤奋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个祸害。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懒又蠢。

可见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道理,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

.

一个人的品性好坏,会受到后天很大的熏陶和影响。

水滴石穿,都是日积月累的力量。

“常言道,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这话特别在理。

我在生活中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和我年纪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但是他们染上了一些坏习性,把自己毁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烦。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如是。

最后更新:2017-10-09 03:44:11

  上一篇:go 杨洋应该红不了多久了!他又双叒叕把生日会过成宣传会
  下一篇:go 巴菲特的投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