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7 返回首页    go 搜狐


马云自嘲不懂技术,但那些被阿里技术软肋拖累的客户真的笑不出来

近日,众多阿里云服务用户表示无法通过 SSH访问香港和其它海外地区的部分服务器。紧接着,阿里云官方发表了相关的公告,承认过去两天的网络故障影响到了其客户。公告称,从 10月 24日 09:15左右开始国内客户无法通过 SSH访问香港和其它海外地区的部分服务器。

这已经不是阿里云第一次发生重大故障,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今,阿里云已经出现6次重大事故,且多次事故维持时间较长,被云服务专家认为是TOP级故障问题。

一向以国内最大云服务厂商自居的阿里云,出现TOP级故障也就算了,但解决问题要好几天,是否太过于拖沓?而在厦门政务云竞标中输给腾讯云之后,阿里云不谈技术原因却转而攻击腾讯“对云计算市场不负责任”。

作为阿里极为重要的战略产品,阿里云尚且如此,更暴露了阿里的技术短板。此前,阿里因“月饼门”事件开除阿里云员工后,被技术人员质疑这是“阿里骨子里对技术的不尊重,对技术人的轻视。”

阿里起家不是靠实打实的产品,在香港上市时80%员工是销售,马云也说过,阿里是一家“卖理想”的公司。因此,非技术出身的马云带领的阿里在BAT,乃至整个互联网巨头公司中,技术基因都是比较弱的。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我是不懂技术的,但是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比谁都支持技术。”这句话也似乎成为文科生马云回应技术不行质疑的“借口”。不厌其烦说了太多次后,阿里终于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宣布成立“达摩院”,开始技术研发。

在达摩院开幕式上,马云再次强调了自己“不懂技术”这个梗,并表示,“阿里内部不允许吹两个牛:第一是技术强大,第二是服务做得好。”有没有在内部吹大家不知道,但在媒体等公共场合上,阿里却也没少吹技术。

阿里的强技术业务本就不多,作为和技术相关的阿里云曾直言“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还曾公开表示,“过去18年来,阿里巴巴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

而此次刚成立的达摩院更是宣称“要服务全世界20亿人口”、“支撑第五大经济体”,马云也在达摩院开幕式上高调放言,“阿里达摩院必须超过IBM、微软、谷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然而,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3年内要投资1000亿依然无法企及谷歌研发费用的一半。另外,人才的短缺也使阿里云的发展之路并不乐观。阿里巴巴虽然和清华、浙大以及伯克利等名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但显然无论是合作院校的阵容上,还是国际合作的范围,和谷歌、Facebook以及国内的百度相比显得弱一些。

如今,阿里巴巴的大张旗鼓搞技术仍然掩盖不了“起步”这一事实。大力度的投入凸显了阿里巴巴在技术方面的软肋,也折射了阿里巴巴在转型上的压力与焦灼。不是阿里不想吹技术,是实在没得吹。在阿里向技术型公司转型的路上,还是让“不懂技术”的马云少吹牛多关心点技术吧。

最后更新:2017-10-30 23:50:03

  上一篇:go 马化腾@了青腾:帮助创业企业了解前沿科技,探索创新产学研生态
  下一篇:go 吴昕出游大胆秀裸背,美裙真空上阵,侧面开叉胸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