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搜狐
斯巴鲁也造假,日系车为何总曝丑闻,说好的工匠精神呢?
近段时间日系车可谓流年不利,先是神户制钢曝出私自修改数据的丑闻,波及雷克萨斯、丰田、斯巴鲁等大批日系汽车制造商。接着又曝出日产汽车使用了无资质检验员,进行车辆出厂检验。而日本又一大汽车生产商,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口碑一向不错的斯巴鲁,也被日本媒体曝出存在同样的问题。
据日本媒体报道,斯巴鲁在日本群马县的总工厂和矢岛工厂里,使用无资质检验员,来进行新车出厂前的检查。斯巴鲁拥有250名正式检验员,拥有公司内部认定的检查资质。但斯巴鲁涉事工厂,将这项检查工作交给尚未取得资质的实习员工负责。而且斯巴鲁承认,此行为已经持续了30年。虽然这些实习员工均接受了一定时间培训,但由非正式员工实施新车检查工作,仍然违反了日本国家规定。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斯巴鲁是全进口销售,造假的影响相比日产来说更直接。一向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意味着更高品质的“日本进口车”,30年时间里竟然整车出厂质检形同虚设。对广大的日系粉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狠狠的被打脸。
其实感觉被打脸的同样也包括邦叔自己。在此前《线外邦》的文章《雷克萨斯:性能不出众、品质却变态的“怪胎”》一文中,邦叔还曾对雷克萨斯的品控还曾大加褒奖。毕竟,在J.D.Power公布的美国市场2017年度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里,雷克萨斯与保时捷共同问鼎冠军宝座。此前雷克萨斯已经连续6年摘得全美汽车品质桂冠。同时J.D.Power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评选出的18个最佳车型中,以最佳紧凑豪华轿车—雷克萨斯ES为首的丰田系车型,斩获其中10个名额。连高傲自大的美国人都说:雷克萨斯简直是车界的“怪胎”!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进口雷克萨斯NX开始连续曝出变速箱故障。《线外邦》此前曾在《雷克萨斯NX被国内车主证实有变速箱故障》一文中,报道过这件事。不少雷车车主反映已经到4S店更换了变速箱,有的仅仅开了一万多公里,也有开了八九万公里开始换的,甚至有人还更换了两次以上。有车主反映,变速箱故障集中在2-3万公里开始发生故障。目前波及车主大概500-1000台规模。国内问题车的比例大概是2%-3%(未经官方证实)。
最令车主不安的是,在跟厂方的沟通中,官方一直不承认变速箱有问题,官方客服的反馈是,根本没有接到关于变速箱的批量投诉,因此也没有出台专门的解决办法。“出了问题质保期内可以免费换,但我的质量是没问题的”。这就是官方的态度。但车主担心,一个变速箱要7万元,如果过了质保期怎么办?
冲着对品质追求尽善尽美的“匠人精神”和变态品控,而选择了雷克萨斯。对这部分雷克萨斯车主来说,这反倒成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
……
一向以“匠人精神”为品质背书的日系车企,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从去年三菱油耗造假开始,日系车的品质危机不但没有有消除,反而有愈演愈烈、持续发酵的趋势?
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因为对“匠人精神”的过度追求,导致了日系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溃败。所谓过度追求,举个例子,日本制造的某商品,使用寿命可能是中国产的3倍,但售价是中国产的10倍。除了使用价值,日本制造的商品还更注重审美价值、情感体验、生产流程的严格把关和不断改进,种种的精雕细琢,无形中增加了极高的成本。就拿车用锂电池来举例。在车用锂电池领域,目前日系只剩松下一家在支撑,全球份额不到20%,依靠技术优势固守高端,且主要依靠特斯拉。而国产车用锂电池全球出货量最大,目前份额已超60%。就在短短十几年前,日系锂电池全球份额还是60%,中国产不到10%。短短十来年,中日的位置发生了戏剧性的颠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系固守高端,不愿降低成本、拉低身段去角逐中低端市场。其思维桎梏,也来自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从电池这个例子来看,这种安分淡然、精益求精、不求做大做全、快速扩张的工匠精神,似乎显得过时了。让日系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愈发吃力。换句话说,从前丰田们引以为傲的一点一滴式改进质量的生产方式,一个工人发现问题就可以让整条生产线停下来的精益生产,落伍了!而且,其实日系企业也早已不再这么玩了。从神户制钢到三菱、斯巴鲁,丑闻背后的原因大同小异,时间和效率、出货量和控制成本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企业管理者更关注各种财务报表,想尽办法追求利润上升。
匠人精神成就了日系企业,而过度追求匠人精神又让日企与全球化竞争的节奏格格不入,当日系企业发现苗头不对,积极转型却矫枉过正,在这种迷失中,品控失去控制,迎来了持续发酵的丑闻爆发。教训可谓深刻。
其实日系企业匠人精神的迷失,也跟日本的社会环境有关。有日本媒体指出:日系制造的滑坡,跟企业家精神的萎靡、专业人才的短缺、派遣工大量进入企业造成员工归属感下降,对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较为漠视(日本有派遣工和正式员工两种制度,终身雇用的正式员工让很多企业负担不起,所以越来越喜欢用派遣工,相当于临时工,工资低,企业也不重点培养,经验得不到累积)等原因,都有直接关系。
其实从派遣工大量进入日本企业(有一种说法是已经占到了日本总就业的40%)这一点就能看出,在用工体制的转型,让日系传统的“强调生产流程磨合度、慢工出细活”的生产模式,已经失去了人才基础。
……
反过来说,是否日本制造就从此沉沦?日系车从此就不值得信任了呢?
邦叔这里还要说两句:其实无论从神户制钢、三菱、还是日产、斯巴鲁,等等的丑闻曝出,都是日本媒体率先曝光,而且在舆论压力下,各大企业的领导人都坦率承认,甚至还向媒体主动承认此前未经披露的造假信息(没有企业的持续披露,也不会有后来的持续发酵)。社长们该鞠躬的鞠躬,该道歉的道歉。
从日本媒体舆论到涉事企业、再到国土交通省,从上到下这种不护犊子、自我纠错的态度,以及日本全社会的羞耻文化、以及对造假丑闻的零容忍态度,和我们国内的氛围相比,还是很值得我们羡慕啊。
勇于自我纠错,不就是匠人精神的内核之一么?可见虽然迷失,但日系制造的灵魂还没丢啊。
相信国内的车企学习到日企这种勇于承认、自我纠错的态度和精神,我们的国产品牌会进步的更快一点。
再联想到上文中那个例子,雷车进了中国就变成另外一副模样,真是让人有些无语。
最后总结:自卑的人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自信的人更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日系的制假丑闻频发,让我们更立体的看到了这个岛国对手的另一面。对国产车来说,既是机会,更是前车之鉴。匠人精神应该提倡,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最后更新:2017-10-31 19:12:10
上一篇:
哈弗H6的生意经:吐槽归吐槽,就是没有车卖得比我多!
下一篇:
换上“天才”捷豹XFL会有多大区别?
心灵大屠杀 思域和卡罗拉你到底选谁
2017款长城汽车-哈弗H8 车主们用车后都是怎样评价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车型动力升级 百公里加速度提速1秒
6万不到就能买辆SUV,外观新颖动力不俗,哈弗H6大呼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车,没有轮胎依靠磁悬浮行驶
家族布局成效显着 东风日产夺合资SUV销量冠军
江淮真疯狂!山寨埃尔法卖30万,GL8都说它作死
上市100天销量突破4.7万台,长安CS55热销的背后另有玄机
长安CS15EV对比江淮iEV7S 两台最大续航350km的纯电SUV
战力指数简直可怖!雅阁10月狂销上万辆,明年10AT来了真的要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