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走勢強 內險摣得過

朝鮮局勢緊張,拖累港股下挫,國企指數跌穿11200點,本周有望下試11000點,反而內地股市逆外圍而走高。除非北韓開戰,否則十九大概念可拉升A股,有助內險股跑贏大市。

上證綜合指數昨日升12點或0.4%,收報3379點;深證成分指數升82點或超過0.7%,收報10962點,滬深兩指數成交額合計近6,500億元人民幣。國指反而跌102點或0.9%,收報11182點,成交額回落至近期最少的149億元;至於紅籌指數跌41點或近1%,收報4301點,成交額47億元。

上證逆外圍跌勢而陽燭上升,又擺脫上周連日在3365點橫行的「十字星」、「陀螺」等走勢,可惜仍未能升破上周五高位,有點令人失望,但上證本周仍可以衝擊3400點,惟要小心內地股市的慢牛走勢,過去每當升至心理阻力位如3200點、3300點等都會出現一番爭持,甚至乎回落100點,不排除今次衝擊3400點也會再出現爭持。幸好內地10月初有長假期,然後中旬召開中共十九大會議,都會推動內地投資者在長假期前積極入市,故上證在9月是有機會繼續走高,表現有望跑贏較易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的國指。

16年以來 今季升幅大

至於國指早前持續上升後出現「射擊之星」、「陀螺」後,再錄得四連陰至昨日,根據過去國指走高後出現利淡形態,隨後如出現連陰走勢,後向多數再跌,故國指今次跌至11000點並不出奇,尤其20天線升至11001點,以及8月下旬有一個上升裂口10989點至11031點,都顯示萬一點會有支持;即使最惡劣的走勢下,料也可守50天線(現處於10790點)。當然,北韓局勢如是一發不可收拾,則國指震蕩的時間可以更長,或要到內地國慶長假期時才可以結束調整。

其實,A股已完成第三季的三分二交易日,上證已升近六個巴仙,如保持這升勢,即使9月無升跌,今季仍然是自2016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季。而上證今年第二季下跌近一個巴仙,內險股(隻計算發行A股的內險股)第二季盈利合計32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升6%,主要歸功於中國太保(02601)和中國人壽(02628)第二季盈利分別為45億和61億元,同比增長14%和18%,環比隻有太保有增長,但增幅達1.2倍,令板塊第二季環比隻跌兩個巴仙而已,難怪太保早前曾跑贏其他內險股。至於8隻內險股上半年盈利,合計913億元,同比增長8%,僅新華保險(01336)和中國太平(00966)盈利倒退,表現最好仍然是財險業務為主的股份如中國人保(01339)和中國財險(02328)。

盈利高增長國壽趁低吸

筆者過去一直指出內險股盈利跟A股表現息息相關,隨著10月是A股近年傳統升月,以及十九大在10月中旬召開,都有助A股10月續升,故A股有望第三季尋頂以及第四季首個月份向好表現下,原則上利好內險股季內投資回報,尤其內險股去年第三、四季盈利明顯環比回落而令可比基數較低,故內險股今年下半年盈利有望同比大幅增長,為股價帶來支持。而筆者根據彭博綜合證券商預測數據,粗略計算8隻內險下半年盈利合計可以超過800億元,略低於上半年,但同比料有六成以上增長;若然A股升幅大於預期,則內險股盈利增長空間會更大。

當然,如以股價內含價值比作比對內險股的吸引力,可以見到太平、新保、中國再保險(01508)和國壽是低於1倍,如再計入彭博預測指內險板塊全年盈利增長會有一成八,其中國壽增速會是最高達三成以上,再加上國壽股價近期表現又是眾內險股中最落後,似乎其被投資者過度忽視,不妨趁大市調整時吸納,本欄模擬組合會續持有。另一可考慮是平保,其股價內含價值比達1.3倍,反映受基金追捧而令數據偏高,故國指一旦重拾升勢,平保往往會是火車頭,可作為強勢首選。

最後更新:2017-10-07 23:49:53

  上一篇:go A股最無良大股東,出爾反爾!小散罵聲一片:公司形象何在?
  下一篇:go 港股日均成交過千億 銀娛金沙表現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