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搜狐
西北油田:注氣工藝成熟5年增油200萬噸
196口停躺井和低效井煥發二次青春,這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在塔河碳酸鹽岩油藏運用注氣三次采油工藝5年多來的成果,累計增油202.9萬噸。
中國石化塔河油田是目前我國唯一的海相碳酸鹽岩大型油氣田,由於成藏複雜且埋藏深,油井往往出現“初產高、衰竭快”的現象,勘探開發屬於世界級難題。記者31日從該油田獲悉,從2005年開始,科研人員運用注水二次采油工藝驅油,收效明顯。但是隨著注水輪次增加,替油效果每況愈下,科研人員創新工藝和技術,采取注氣三次采油技術進行增產。
“由於縫洞型油藏儲層非均質性極強的特征,地下五六千米的縫洞中有大量的剩餘油無法開采,我們稱作‘閣頂油’。我們通過科研結合生產,完善和豐富多井單元氮氣驅氣水協同作用機理,構建科學有效的注氣開發方式,利用氮氣與原油的密度差,將氮氣注入地層,逼出‘閣頂油’進行開采。”西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楊敏說。
從2012年4月注氣驅油在TK404井現場試驗以來,西北油田已經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注氣替油潛力井優選、設計參數和工藝優化的成熟方法,並利用氣水交替注入的方式,補充油藏能量,提高井間剩餘油的動用程度。在取得成效後,科研人員在2014年在S48單元實施井組單元注氣驅油先導試驗獲得成功,突破以往單井注氣單井見效的模式,讓整個井組的多口油井獲得增產。截至目前,S48井組6口注氣井使14口采油井累計增油達到12.73萬噸。‘);(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id: ’2475336‘,container: s,size: ’300,250‘,display: ’inlay-fix});})();
據統計,從2012年至2017年,氮氣年注入量從367.7萬方增加到1.6億方,年增油從3350噸增加到62.1萬噸。
最後更新:2017-12-31 23: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