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市場三季度定增回暖 折價率大幅提升

定增、減持新規接連出台後,A股市場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並降至穀底的定增,在三季度開始走向穩定並出現回升跡象。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A股已完成定增的規模,環比上升了32.47%,出現明顯上升的勢頭;募資規模環比增加了13.71%。 而9月份披露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家數,已經超過今年上半年的1月、2月、5月等月的數量,盈利能力強的上市公司則更受歡迎。

與此同時,參與定增投資者的回報率也在普遍提高。根據統計,今年三季度,定增完成後,近八成公司股價上漲。最典型的洛陽鉬業(SH.603993)、順豐控股(SZ.002352)定增的投資者,目前回報率均已超過60%。多名業內人士均稱,市場邏輯改變,定增、減持新規實施後,短線資金出局,上市公司也不再強勢,資金方議價能力明顯提升,定增折價率提高,這些因素大幅提高了定增的收益率。

三季度定增規模回暖

根據投中研究院統計數據,今年第三季度,A股共有102家公司完成定增,環比上升32.47%;募資規模合計2040.83億元,環比增加13.71%,呈小幅上升之勢。而今年第二季度,已完成的定增募資共計尚不足1800億元。

今年2月份,為抑製上市公司的無序融資,新規出台後實施效果明顯。此後,證監會又在5月26日發布上市公司股東、高管減持規定,定增更是降至低穀,融資數量、規模均下降了40%以上。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共計有196家上司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合計募集資金3846.56億元。

“定增、減持新規發布後,參與定增的上市公司大規模減少,一些上市公司過度融資,利用定增投機賺錢,變相投資理財等問題被遏製,市場已經逐步恢複理性。”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師馬少波向第一財經分析,相對於第二季度來說,三季度完成的定增規模略微上漲,在正常的波動範圍之內,市場整體表現總體平穩。

同一、二季度相比,擬定增的企業數量、募資規模,三季度仍然處於下降之中。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共有11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定增預案,預計募集資金3646億元。今年一、二季度,披露定增預案的公司分別為144家、148家,而三季度環比下降了22.97%,擬融資規模也環比下降了26.14%。

盡管涉及融資規模仍處於相對低穀,但從8月開始,擬定增數量明顯已經回暖。其中,8月份披露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為37家,9月份則為48家,已經超過上半年的1月、2月、5月等三個月的水平,略高於前三個季度的平均水平。

“三季度定增市場開始整體回升,但主要是宣布定增的公司融資都不大,以小規模定增居多。”馬少波認為,8、9兩個月的擬定增數量雖然有所回升,但整體影響相對有限,因此擬定增規模環比仍然有所下降。

更為重要的是,定增、減持新規實施後,定增邏輯已經變化,炒作熱門概念、與主營業務發展無關、盈利能力較差、甚至以圈錢為目的定增已經成為過去式,一些資質較差的上市公司被擋在門外,甚至知難而退。這也是已完成定增、擬定增數量、公司規模減少的原因。

“現在定增從投資到退出,至少需要兩年半,投資周期明顯變長。定增成為一種長線投資,所以資金方的態度也有很大變化。”一位私募從業人士說,在此背景下,資金方更佳青睞內生增長穩健,盈利能力強的上市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定增、減持新規起到披沙揀金的作用。如今定增融資發行難度加大,市場上逐漸留下的都是高質量的上市公司。”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稱,具有優質項目,盈利能力強,市場地位穩定的行業龍頭企業,可以給予投資者長期穩定的收益,更受投資方的歡迎。

與此同時,由於定增難度變大,一些上市公司開始通過可轉債配股、優先股等方式再融資,從而使得整個定增供應減少。根據公開報道,2017年上半年,共有73家上市公司披露可轉債發行預案,總規模達到2084億元。

而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排隊等待審核可轉債的數量為62家,而同期非公開發行等待上會的數量為110家。可轉債雖然尚未超過定增成為上市公司最大的在融資工具,但定增等非公開發行再融資已不再一家獨大。

“可轉債三年平均不低於6%的淨資產收益率的發行條件,將很多公司都擋在了門外。” 馬少波說,相對於無門檻的定向增發,可轉債具有相對較高的發行條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一些上市公司過度融資的行為。

近8成定增回報率上升

相對於今年上半年,定增的賺錢效應有也有所提升。根據投中研究院監測數據,定增完成後,79%的公司股價上升,參與定增的資金方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三季度市場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市場又在相對低位,量價都很舒適,不少項目的盈利空間非常可觀。”上述公募基金人士稱,最典型的洛陽鉬業、順豐控股,參與這兩家公司定增的投資機構,目前浮盈均已經高達60%左右。

根據洛陽鉬業7月25日公告稱,經證監會核準,該公司總額達180億元的定增已經完成,其3.82元/股的發行價,相當於發行底價3.12元/股的122.44%,而順豐控股定增價為35.19元/股。截至10月19日,洛陽鉬業收盤價為6.77元,順豐控股則為56.99元,參與定增的機構浮盈分別達到62%、60%左右。

“定增融資發行難度加大之後,定增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上市公司不再成為強勢方。”馬少波稱,非重大資產重組類項目的定價基準日改變,折價率形成的收益安全墊將被壓縮,解禁後收益率明顯下降,投資者可能放棄投資,致使定增失敗。

在此情況下,定增折價率明顯提高。以洛陽鉬業為例,其3.82元的發行價,相當於7月12日申購報價日前一交易日收盤價6.09元/股的62.73%。而順豐控股的發行價雖然略高,則相當於其8月22日收盤價的69%。

“目前的定增折價率還是很舒服的,特別是洛陽鉬業這樣的周期股,是眼下市場追捧的品種。”上述私募從業人士說,定增項目折價率可觀,固然是上市公司強勢不再,但更重要的是,市場邏輯、參與者都已發生變化。

定增、減持新規實施後,攔住了一些資質較差的上市公司的同時,也將一些資金方當在門外,投資者結構出現重大改變。上述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稱,過去兩年,定增市場的規模、賺錢效應,吸引了大量散戶、短線資金進入。而減持、定增新規實施之後,將這些投資者從市場中“驅逐”出去,定增市場可參與資金迅速減少,定增資金的議價能力明顯提升。

馬少波也認為,從宏觀方向來看,政策希望上市公司聚焦主營業務、引導長期投資。上市公司更加傾向於發行股份進行資產收購,直接為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推動上市企業盈利改善。長期資本漸漸成為定增投資的主力軍,定增轉變為一種長線投資方式。

“現在定增的參與者,主要是大型國企、產業基金、社保,這些資金是真正在做長線投資,並且是以產業投資、戰略投資的身份參與。跟投機資金相比,這些長線資金有自己的篩選標準,議價能力也更強。”上述私募從業人士說,這也是一些產業龍頭定增受到熱捧,但又有較高折扣率的原因之一。

最後更新:2017-10-19 20:48:25

  上一篇:go 上市券商曬9月戰績 超七成營收淨利雙增長
  下一篇:go 專家:今年我國外貿形勢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