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搜狐
馬化騰的境界
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的記者,也作為曾經服役兩年半的前騰訊員工,我一直在有意無意中關注一個問題的答案。騰訊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麼?關注並不是思考,思考常常會扭曲事實,關注是保持開放然後耐心等待,如果有一天答案出現在麵前,能認出它來。
核心能力,是源頭。其它的能力都是從一個源頭生長出來的。一個參天大樹,始於一顆獨特的種子。很多人提到過騰訊各種的能力,但隻要再問一個問題,就會立刻明白,那些能力其實隻是表麵。這個問題是:騰訊如何能具有這個能力而其它公司不具備?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的話,我們每天都花時間關注的關於騰訊以及這個行業的很多問題都不會有答案。這個問題有了答案的話,很多假大空的問題也就不會再騷擾我們了。
2014年3月我采訪了剛剛退休的張誌東,根據他對騰訊曆史的回顧和歸納,我們得出了一個概念,騰訊具有極強的“進化力”,隨著行業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能力。我們認為這是騰訊茁壯至今的一個關鍵點。
在互聯網裏必須不斷的創新才能持久的健康。但創新隻是一個點,進化則囊括了從上一個點到下一個點的無止禁的轉變過程。創新可以是個表麵形式,進化則包括了為這個形式所要做出的技術改進以及組織架構調整。創新更多被理解為一種產品或模式,進化則需要長時間的文化培養和支撐。創新聽起來朝氣蓬勃、青春亮麗,進化卻必然是老成持重、艱難往複、左右互搏、斷臂求生。
但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騰訊能有進化力?馬化騰為了改變做了哪些的犧牲和平衡?為什麼其他公司不具備進化力?難道其他公司沒有這個意識嗎?我覺得,進化力也隻是一個表麵的能力。它不是內核。
後來任宇昕在騰訊內部也解釋了這個概念:相比起“變革”一詞,“進化”這個詞更能體現互聯網精神。“進化”更多地體現自下而上的動力,由組織中的每一個體、每一細胞迸發出自我改變的能量,從而驅動整個組織改變;“進化”也反映了一種工作過程,它無時無刻不在自我糾錯,且永不停息。
問題是:為什麼騰訊的人能有自我改變的能量?騰訊的文化如何能促成這種員工品性?馬化騰最近說,微信和王者榮耀都出自騰訊內部之前不被看好的邊緣部門,騰訊鼓勵內部競爭,給予邊緣部門失敗和休養生息的空間。那麼,馬化騰是為什麼以及如何推進這一動作的?
這會是一個十萬個為什麼的遊戲。你一直問下去,你發現得到的答案可能一時會感覺很有力量,但其實總也經不住拷問,似乎永遠都找不到最源頭的那個東西。
有一天我忽然覺得對於這個問題,有了三個坐標,這三個坐標可以省下很多的精力的浪費。
第一,騰訊的核心能力,一定在馬化騰身上。不要浪費時間在這家抽象的公司身上,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看起來有意義,但經不住往上遊問幾個為什麼的管理學概念上。騰訊的任何做法,比如馬化騰最近說的鼓勵內部競爭和培養邊緣創新,移植到其它公司都可能效果平庸,甚至是一場災難。因為當家人未必具有馬化騰的品性。
第二,馬化騰的核心能力,不是一個詞語能解決的。因為他是一個人,你不可能用一個詞語定義一個活生生的人。一顆種子,是包含了很多的基因的組合,你需要用一個組合來把這個人大致界定下來。就好像你不能用一個詞語就說清楚鄧小平或者任正非或者胡雪岩一樣。關注核心是關鍵的,但要避免把核心單純化。
比如我們常說的“產品體驗”,這似乎是馬化騰最刻意向周邊傳遞的一個內在的價值點,但僅有這個完全不夠。李彥宏、周鴻禕、張小龍、俞軍、雷軍們不在乎產品體驗嗎?再深一步,馬化騰做產品的心法是“一秒鍾把自己變成傻瓜”,那這種形式跟其他產品高手有什麼不同?跟李彥宏的“簡單可依賴”有什麼不同?簡單可依賴是不是傻瓜化的一種具體而清晰的解釋?傻瓜化這種抽象的心法如何傳遞給員工?
第三,有諸內,必形諸外。一個人的核心能力必然是隨時在向外輻射的。如果不是事事處處向外輻射,那就不是內核。我們不必每天呆在騰訊大廈頂層的那間辦公室裏觀察他做的每一個商業決策,我們隻要有機會看著他如何生活、如何跟人說話就行了。那裏麵一定有他的內核。
有了這三點坐標之後,我覺得答案已經很近了。其實,真實的情況是相反。我覺得早已經看到了一些答案,它每天都在眼皮底下,我漸漸認出了它,然後,腦袋裏才反向推導,浮現出了這三點。我發現在微信朋友圈裏,我前所未有的認識了馬化騰。馬化騰極少主動發朋友圈,但他會點讚和評論,這些內容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很多次,我都在感歎,原來他是這個樣子的。
舉七個例子。看這七個例子,你可以問,如果是我,我會做出這些回複嗎?如果我是一個掌管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的老板,我會做出這些回複嗎?如果不會,為什麼?
1、有個創業者貼了一個小程序的二維碼出來。
馬化騰回複說:隨便一試有幾個碰釘子。一路隨便寫下來保存,提示時間不對;提示沒有選提醒,再選;開始就提示要讀地理位置,其實根據ip就能大致知道所在城市,一般日程安排地點都是自己填,比如在某咖啡廳某餐館,根本無需lbs。
2、有一個上市公司CEO說:晚上12點剛開完會,還是要鍛煉,決定跑步回家。
馬化騰就問:你是換了衣服再背著背包跑嗎?那人說,辦公室備了衣服,讓司機把包送回家。馬化騰又問:路上的人和車那麼多,讓司機送你到體育場或者室內跑,會更安全吧?
3、有一次騰訊請了很多媒體人在香港開“大灣區”的發布會。那天一個知名的媒體人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是從所在酒店房間向外拍的景色,桌子上有一本馬化騰署名的書,猜想是發布會上發的。這條信息下麵留下了定位到的酒店名字和地址。
馬化騰留言說:你也來了?沒人告訴我啊。
4、一個投資人貼了一張自己孩子在船上釣海魚的圖片。
馬化騰說:孩子太輕小心安全。
5、業內人士發表對於行業和新聞人物的各種看法。
馬化騰多次在下麵簡單回複:“讚同”,或者是,“不同意”。
6、一個騰訊總監級的朋友發了幾張少年時的家庭照。
馬化騰說:你跟你媽好像,你的手好長。
7、一個朋友說:《三體》裏說,智子鎖死了地球科技。我就問,其具體實現機製是什麼?是能量場嗎?
沒料到馬化騰回複了:不是能量場,是智能控製的能微觀到基礎粒子層麵幹擾地球基礎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而無從進一步發展基礎科學。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我說說這些回複給我的感覺。
第一。馬化騰是一個一眼看到底的人。柳傳誌說能人分三種,自己能成事,能帶一幫人成事,然後就是一眼看到底。對於一件事,馬化騰腦袋裏出現的不是片段,而是能一下子看到具體實現的整個過程,然後把容易出bug的地方,或者他不明白的地方戳出來。比如,他問那個跑步的CEO,你的衣褲,你的包怎麼處理?你是不是會被路上的車打擾?
一眼看到底,能省下大量的時間。一眼看到底,來自於長期的刻意的足夠豐富的訓練。
第二。馬化騰不會因為一個事情太小而不去做它。我常常驚訝於馬化騰會抽出那麼幾秒鍾的時間來做一個微乎其微的動作,比如看一眼騰訊幾百個總監之一的老照片並且表達給自己留下印象的細節。或者完全作為一個過路人,回答一個離開很多年的前員工的關於科幻的問題。或者仔細使用一個小程序再把bug都寫出來。可能馬化騰認為,似乎可有可無的細節其實決定了很多事情。
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馬化騰幾乎到了“事來則應,事去則靜”的境界。
第三。馬化騰不回避表達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在朋友圈裏,在公司外部。即使不適合或者沒有時間做解釋,他也會簡短表明觀點。
第四。馬化騰是溫情的。我不太想說,馬化騰是看起來溫情的,雖然這是一個更為保險的表達。我不覺得馬化騰是一個做作的人。作為一個世俗的強者,當他想要表示溫情的時候,我覺得他是認為溫情很重要。或者換句話說,馬化騰知道人們在意什麼,而他也樂意真實的給予。
雖然他會明確的表示不同意你的觀點,但他不情緒化,不偏激,不傷人。老子說的,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個度是很多人做不到的。表麵上是度的把握,本質是視野的深入,還有心的穩定。
第五。馬化騰非常的精準,非常的務實。他永遠踩在地上。他永遠知道路況。
第六。馬化騰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第七。馬化騰是一個平凡的人,他不是超人,也不是外星人。他是從平凡裏走出來的。他是從平凡瑣碎的事情裏累積出來的。
這些能夠勾畫出馬化騰的內核了嗎?我的理解是,如果你也具備了這些能力,你也可以獲得巨大的世俗的成功。也許不是騰訊,也許是阿裏,也許不是商業,也許是政治或者藝術,也許不是現在,也許是將來。但凡是能磨礪出這個程度的這些品質,都是出類拔萃的。
那麼,上麵的這些品質,你是不是也願意擁有?你是不是也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達成?比如,一眼看到底,不因事小而不為,務實,精準,溫情,精力旺盛,不回避,事來則應事去則靜。但如果你做不到馬化騰那樣的豐富和深度,為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心力。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但我們心力不足,總是多多少少、早早遲遲的妥協了。一個心力極其強悍的人,才能在許多年的日日夜夜裏堅持著,把所有的想做的、想達成的毫不疲倦的一次次的練習,一點點的精進,一步步的成長。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完成這一偉業的是最原始的心力。所有的能力都是現象,都源自心力的滋養。
我想起了《岡仁波齊》,一部就是記錄幾個西藏人一路磕頭念經去朝拜神山的極為單調的電影。據說王興觀影之後有一段分享:雖然我沒有去過岡仁波齊,但是我看到的是和創業很相似,一直在路上的狀態,搭賬篷、睡覺、念經、磕頭……搭賬篷、睡覺、念經、磕頭……這和我創業非常像。就是在一個黑暗的房子裏麵,你看到了別人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為什麼馬化騰具有強大的心力?它是不是天生的?我不知道。但他說過的一句話透露了他的心法,我覺得這一句比其他馬化騰說過的所有的話都要更接近內核。他說,隻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會分心落後。
埋頭過完自己的坎,就像埋頭磕完自己的路,都是在曆事煉心。
在路上,賣個唱
最後更新:2017-10-12 16:48:12
上一篇:
沒有氣質就不要亂穿綠色毛衣,蔣欣都胖的看不到腰了!
下一篇:
《涼生》即將播出,鍾漢良孫怡“曖昧”,馬天宇讓人心疼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