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搜狐
國內多地“柴油荒”難緩解 成品油價格機製待完善
11月16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如期兌現。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通知,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65元和250元。這已經是7月份以來,國內油價第六次上調。
相較於汽油,今年以來柴油價格漲幅更為淩厲,近3個月來漲幅超30%。江蘇、四川、雲南等地柴油供應緊張,“油荒”苗頭再現,一些地方的柴油批發零售價格甚至出現倒掛。
“柴油的供應鏈的確出現了問題。”安迅思中國能源研究總監李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油價掛鉤於國際,難以反映國內供需,又不區分汽油和柴油的不同情況,這也是現行成品價格機製的弊端。
油價迎來最大漲幅
國際油價近期連續上調,歸結原因繞不開沙特阿拉伯局勢,11月初,沙特阿拉伯對內發起“反腐風暴”,多名王子及官員因為涉及腐敗被抓。同時沙特對外則和另一中東大國伊朗關係呈劍拔弩張之勢。伊朗國內形勢不穩定以及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國際油價近期不斷飆升。
同時,沙特阿拉伯王儲薩勒曼近期對外放話稱,沙特決心結束打壓油價逾三年的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麵,將支持減產協議延期以穩定石油供需,並表示幾大產油國已經達成了相關協議。
而此前為了緩解原油供應過剩局麵,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俄羅斯等其他多個產油國還達成協議,自2017年1月以來每日減產原油180萬桶,該協議將於2018年3月底到期。
受此影響,11月6日,美國WTI原油期貨升至每桶57.35美元,為2015年7月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64.27美元/桶,為2015年6月以來新高。隨後的交易日,因出現美國原油產量和庫存都上升、國際能源署下調全球原油需求預期等的消息,原油期貨出現小幅下滑。
根據國內成品油定價機製,11月16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65元和250元。折算後,90號汽油每升上調0.20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1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22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1元。
這是2017年以來國內油價上漲幅度最大的一次。今年以來,油價“十漲六跌六擱淺”,汽油和柴油每噸累計上調了365元和350元。根據調價機製,自7月份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經曆了6次上調,4次擱淺。
本輪調價後,全國92號汽油零售限價已逼近7元/升,一些城市的0號柴油已超過6.5元/升,均比去年同期每升高出0.8元左右。
根據“十個工作日一調整”的機製,下一次國內油價調價周期將出現在11月30日。
隆眾石化分析師李彥測算,以當前的原油價格,下次油價將下調,但周期趨勢相對較弱,幅度在60元/噸左右,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或擱淺的概率較大。
國內多地現“柴油荒”
在發改委調價之前,受價格上漲因素影響,石油企業已經多次上調汽柴油批發價格。
“現在我們的柴油價格已經倒掛,賣一升還要虧幾毛。” 11月15日,河南中太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一位經理告訴記者,下半年來中石油、中石化多次上調柴油批發價,現在的批發價比9月上漲了1300元/噸,市場價已經接近批發限價,加上運輸、人力等成本,公司的零售柴油已出現虧本。
重慶市涪陵區石油成品油協會會長李發昌表示,對於一些擁有成品油儲備庫的企業而言,此前儲備了較多柴油,在本輪價格上漲中利潤頗豐。但大多數企業都是從“兩桶油”中拿貨並轉賣,柴油批發利潤不斷被壓縮。
在柴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同時,一些地方也出現柴油短缺現象。
11月14日,陝西延長石油集團下屬三家煉油廠延安、永坪和榆林以及位於臨潼的油庫為了保證中石油的訂單,其他的柴油訂單全部停付,市場上柴油貨源緊缺。
在陝西之前,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等地也出現了柴油短缺現象。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表示,冬季是柴油的傳統需求旺季,另外柴油升級導致一些煉廠在生產、銷售緊張,出現了供應斷層。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的通知,包括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等“26+2”城市於今年9月底前全部供應“國五”標準的柴油。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全國全麵供應硫含量不大於10ppm普通柴油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普通柴油升級“國五”標準的時間節點從原先的2018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1月1日。
加之供暖季來臨,在山東淄博等地已經有一些煉廠因為要執行“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調控措施”,被限產20%~30%。
不僅如此,根據商務部近期下發第五批成品油出口配額,其中60%約300萬噸是柴油。為了保證出口配額,全國各大主營煉廠均限製了對社會客戶的投放了國內柴油資源緊張局麵進一步加劇。
“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柴油荒’苗頭,值得關注。”孟鵬表示,此次柴油每噸上調250元,將減少一些零售企業的微利、虧損現象,但是由於市場柴油緊缺,預計柴油批發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成品油價格機製待完善
根據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汽油價格普遍比柴油高出1000元。但實際情況是,全國多數地方的每噸柴油批發價格已經比汽油高出200元。
柴油批發價高於汽油,這是2009年國家發改委將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上下浮動改為限製最高零售價格以來,成品油市場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李莉認為,現在柴油批發價格大幅上漲,也給柴油生產商、批發商以及銷售柴油的加油站都帶來較大壓力,整個供應鏈已經出現問題。
記者獲悉,柴油價格此次大漲已經引發了監管機構注意,近期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也向石油企業、下遊企業、第三方機構進行了調研,也有企業向國家發改委反映了現行價格機製存在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11月16日的調價通知中,國家發改委也專門強調:“我們正密切跟蹤成品油價格形成機製運行情況,結合國內外石油市場形勢變化,進一步予以研究完善。”
同樣在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全麵深化價格機製改革的意見》中亦提到,“將堅持市場化方向,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製。”
近年來,中國成品油定價機製改革呈現出循序漸進的過程。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製,設置成品油價格調控上下限,當國際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當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再下調。
李莉告訴記者,現在的成品油定價機製掛鉤於國際市場,沒有考慮到國內供需情況,也難以反映汽油和柴油的不同情況。另外,成品油稅收疊加,將消費稅改為“價內征收”也將是後期的一個價改方向。
(原標題:國內多地“柴油荒”難緩解 成品油價格機製待完善)
最後更新:2017-11-18 08:48:44